今日大雪節氣,此時養生要補腎養肝,腎強精力旺盛,肝好血運充沛,才能抵禦嚴寒,同時強健筋骨,不懼感冒。

面對超兇的冷空氣,大家要注意保暖哦!外出回家後用熱水給泡泡腳或者洗個熱水澡,再喝碗熱湯,對散寒非常管用。在最冷的時候懂得喫、學會穿,才能不懼寒冬。

補腎強筋兩骨湯

1、羊骨湯

中醫認爲,羊骨性溫,具有補腎壯骨、溫中止瀉的功效。此湯還可緩解人們筋骨疼痛、腰軟乏力等健康問題。

2、牛骨壯筋骨

牛骨有補腎陽、壯筋骨的功效。這兩種骨頭有些腥,做的時候一是要焯水幾分鐘,將骨頭裏的血水煮出來,二是多加大蔥和生薑,都能夠去除腥羶。

用冷水燉湯,冷水要一次性加足,冷水可以使肉外層的蛋白質不會馬上凝固,可以加白蘿蔔或是蓮藕等,能夠吸取湯中的油,去油膩。

驅寒暖身蔥白湯

1、蔥白豆豉湯

蔥白豆豉湯,也叫蔥豉湯,是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增補葛洪醫書所寫的《補缺肘後方》裏面的方子。把這個湯喝下去以後,身體會微微出汗,寒邪就會散去了。

材料:一根蔥的蔥白,豆豉3克。做法:用一根大蔥的蔥白(最好帶着蔥須),將它切成小片,放入鍋裏,再倒入從藥店買的淡豆豉,放入兩杯水,蓋上鍋蓋。大火熬開,小火熬5分鐘即可。

2、生薑蔥白紅糖湯

做法:取兩塊拇指粗的生薑,斜着切三片,然後切蔥白半段,一起放到鍋裏;放入一羹匙紅糖,再加入兩杯水,蓋上鍋蓋,大火熬開鍋;然後小火熬3分鐘,閉火,再悶十分鐘即可。喝後會微微出汗,氣血一通暢,寒邪就被祛除出去了。

兩個部位要重點保暖

進入大雪節氣,降溫幅度會進一步加大,只有身體暖暖的,氣血纔會順暢,此時護頭暖腳是關鍵。

1、頭爲諸陽之匯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頭部的血管密集,耗氧量大,熱量散發也多。研究發現:在靜止狀態下不戴帽子的人,在環境氣溫爲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

從中醫角度來說,頭爲“諸陽之匯”,是重點保暖部位。尤其是有心腦血管基礎病的人羣,對預防腦卒中等健康問題,頭部保暖尤爲重要。

2、寒從腳下起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且少,皮下脂肪較薄,所以其保暖性較差。

人的腳部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降低抗病能力,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時節,腳部保暖也應加強。

誰說現在是冬天呢?當你在我身旁時,我感到百花齊放,鳥唱蟬鳴。

來源:養生固本健康人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