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大衆的大投入、對未來市場的變化以及競品在電動化的表現,大衆電氣化已經勢不可擋,隨着電氣化的進程不斷深入,大衆ID.3將成爲繼高爾夫之後承擔大衆家用轎車地位的主力產品。有市場分析,目前汽車市場繼續向SUV市場傾斜,在大衆的產品序列裏,T-Cross和T-Roc等車型只會進一步擠壓高爾夫等傳統車型的市場份額。

網絡世界一直以來有這麼一句話:“大衆有一款車叫高爾夫,拉長了是帕薩特,改名了就叫邁騰,減掉一個後座就是CC,再拉長就是輝騰,拍成方的就是途安,加三個後座就是夏朗,加高底盤就是途觀,再撐大點就是途悅,拍扁就是尚酷,加個後尾就是速騰,縮短點就是POLO。"

這雖然是一個段子,但是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高爾夫非常經典。

自1974年第一代高爾夫亮相日內瓦車展至今,歷經7代車型,累積銷售超過3300萬輛的高爾夫,在全球市場也是頗受好評。

大衆高爾夫可以說承載了消費者對於一臺家用轎車的所有想象:外觀經久不衰、操作簡單方便,駕乘質感厚重。尤其是當一汽-大衆將其引入國產後,憑藉大衆的金字招牌和車型資深強大的產品力,一度讓高爾夫成了年輕人夢想的第一輛車。

如今第八代高爾夫已經在海外完成了上市,今年下半年也將進入國內市場。

對於國人來說,第八代高爾夫帶着大衆的榮光踏風而來,但它的未來卻顯得有些撲朔迷離。究竟何出此言呢?今天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看高爾夫到底發生了什麼。

首先就是兩廂車市場發生了變化。

中國的車市經過前幾年的飛速發展,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產品種類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於兩廂車型,消費者持有一個“非必須,但可選”的態度,也就是說兩廂車型不會是大部分家庭購買第一臺車的首選車型,兩廂車的關注度降低,再加上現在的車市是SUV當道,市場份額逐年縮水。

2019年,飛度年銷量11萬,高爾夫年銷量10萬,騏達年銷量7.6萬,polo年銷量7萬,這基本算是兩廂車這個細分市場銷量最好幾款車型了,和朗逸、軒逸這樣動輒月銷三四萬輛的車型相比,兩廂車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了。

整個兩廂車市場的競爭並不激烈,呈現出“強者不強,弱者愈弱”的局面。

從態勢上看,儘管全新高爾夫的推出預計能夠對銷量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不過照比“神仙”一般存在的三廂車型,它的市場前景並不樂觀。

東風本田今年將推出思域兩廂版,這可是點燃了不少消費者的激情,不過到底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具體情況我們拭目以待。

第二,車企和消費者的需求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對於大衆來說,它目前的主要任務是追求更高的利潤,而銷量目標則將成了次要地位。這麼說主要是因爲,自從2015年大衆陷入排放門的泥坑裏之後就有點無法自拔的意思,這五年來大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支付了330億美金的罰款,而大衆2016年的利潤爲146億歐元,2017年的整體利潤爲131億美金,而2018年的利潤爲139億美金,相當於大衆這幾年的利潤都交了罰款。

面對這樣的經濟壓力,大衆的首要目標肯定是要追求更高的利潤。於是,利潤更高的SUV車型就成了大衆最好的選擇。

這也是之前大衆這幾年在中國市場大力推出SUV車型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一汽-大衆接連推出探歌、探嶽、探影,上汽大衆除了途觀之外,這幾年也推出了途嶽、途昂等SUV,另外的原因則是中國市場對SUV車型的喜愛。

就在大衆有意推出SUV的情況下,高爾夫的銷量一直在縮水。2015年的銷量爲193612輛,而到了2019年,高爾夫的全年銷量爲105126輛,照比2015年可以說是縮水了一半。

在全球範圍內,高爾夫的銷量曲線和國內情況相差不多,都是一路下滑,高爾夫在2015年銷量超過100萬,到了2019年,高爾夫銷量爲68萬輛。

2015年的時候,高爾夫的銷量還是途觀的兩倍,而現在途觀是大衆品牌全球最暢銷的車型。

有市場分析,目前汽車市場繼續向SUV市場傾斜,在大衆的產品序列裏,T-Cross和T-Roc等車型只會進一步擠壓高爾夫等傳統車型的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目前高爾夫對大衆集團利潤的貢獻至多爲6%至8%,而20年前至少爲20%。

受排放門的影響,大衆在利潤上損失了很多,但另外一個層面來看,它卻推動了ID系列的發展。

2015年大衆花了6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69億元)打造了全新的MEB純電動汽車平臺,2017年大衆發佈了“RoadmapE”戰略,根據計劃,大衆將在2025年推出80餘款新能源汽車,銷量可達300萬輛。

在中國市場,大衆已經有途銳GET、邁騰GTEConcept和探嶽GTEConcept三款混動車型以及朗逸純電動、高爾夫純電動和寶來純電動三款純電動車型。看似動靜不小,但這六款車無論是從性能方面考慮,還是從市場表現方面考慮,都沒有反應出大衆的電動化水平。

而ID.家族則是大衆電動化的未來,畢竟花了60億歐元啊。

隨着大衆的大投入、對未來市場的變化以及競品在電動化的表現,大衆電氣化已經勢不可擋,隨着電氣化的進程不斷深入,大衆ID.3將成爲繼高爾夫之後承擔大衆家用轎車地位的主力產品。

儘管有大衆高管說,ID.3吸引的客戶羣並不是高爾夫的潛在消費者,但實際上,ID.3的推出肯定會降低高爾夫的吸引力。

而且我們從ID.3的造型能看出,ID.3和高爾夫還是有一定傳承性的,都是以小巧精緻靈活爲主,又極具辨識度。從這個角度來看,ID.3就是高爾夫電動化的繼任者。

回到產品本身,國內消費者對第八代高爾夫的評價也趨於兩極分化。

大家吐槽的一個重點就是第八代高爾夫的外觀變化似乎並不大,車身尺寸和現款車型也相差不多,如果遠點看,估計不大好分辨它到底是第七代車型還是第八代車型。

差不多的腰線、差不多的兩廂造型,差不多的車身比例,很難想象這是一款全新換代車型。

這是最直觀的看法。

如果我們反過來看這個問題,對於大衆而言,高爾夫承載了太多的經典,既要保留經典還要融入現代化的東西,絕對是不容易的。

所以,第八代高爾夫變化沒有那麼激進,但細節處顯得非常亮眼。

比如不規則設計的大燈組,內飾取消了大量的物理按鍵,還有懸浮式中控大屏設計,儀表盤也用了液晶屏幕,還有HUD抬頭顯示,科技感滿滿,空調出風口也變成了貫穿式設計,

之前的機械檔杆也變成了電子檔杆,還有35~50公斤的車身減重。

這些都是高爾夫吸引人的的地方。

大衆品牌銷售主管Stackmann曾經表示過,他將“幾乎不惜一切代價”批准在2023年開發高爾夫繼任者。在他看來,沒有任何一款大衆車型能更好地代表大衆品牌的DNA。

兩廂車市場需求不旺是事實,高爾夫前景不被看好也是事實,但無論是對消費者來說還是大衆內部來說,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高爾夫就是大衆的代名詞。

當然,代名詞也不是說就是萬無一失,甲殼蟲就被時代拋棄了,高爾夫未來會面臨怎樣的命運,是經典繼續還是活在記憶裏,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