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國內首例孤立腎三維重建精準手術成功實施。近日,煙臺市毓璜頂醫院泌尿外科遇到一例罕見的孤立腎合併多重上尿路畸形病例,臨牀手術團隊充分利用數字醫學界最前沿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通過人工智能、三維重建等新技術進行術前規劃、手術模擬等,成功挽救一名年僅18歲女孩的生命。

  “女孩是煙臺萊州高中生,入院已近1個月,醫院組織北京、廣州、上海等多地頂級專家進行數次會診,通過三維影像成像系統發現病竈位置,這爲臨牀醫生團隊精準實施內窺鏡手術增添底氣和信心。” 煙臺毓璜頂醫院副院長高振利採訪時指出,先天性孤立腎也就是出生就只有一個腎,而這例患者更罕見在於,不僅先天性孤立腎,還有先天性異位腎,腎、輸尿管先天畸形的重複腎,以及腎臟旋轉不良、腎積水,特別是如果現在腎積水不解除,她會病情逐漸加重,最終腎衰竭、形成尿毒症將嚴重威脅生命,這是手術要害所在,也是臨牀醫生要重點突破的難點。

  經過不到一個小時,手術團隊成功解除埋在女孩身上的“定時炸彈”,然而之所以這麼高效率完成手術離不開對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的應用。“這一例手術比較少見,從醫30年也沒有見到過,醫生能夠她確定腎積水,但是無法確診梗阻部位,所以術前診斷、精準找到病竈非常重要。” 煙臺毓璜頂醫院泌尿外一科主任楊典東介紹,通過將患者二維CT圖片轉化成三維影像,臨牀醫生髮現比較明確的病變位置,手術實施過程發現三維影像與患者病變情況匹配,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由海信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共同研發,入選國家二十五科技成就展、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目前,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已能夠精確還原腹腔內器官(肺、肝、膽、胰、脾、腎等)、病竈以及周圍脈管系統的情況等,輔助醫生進行術前精準規劃、術中參考、術後評估,從而提供精準外科手術解決方案。

  傳統的醫學已發展到“高原”瓶頸期,而人工智能、三維重建等國產數字醫學新技術廣泛應用正在打破這一局面,傳統粗放外科模式正在加速精準外科範式轉變,定量化制定精準手術方案成爲可能,術前和術中實現全景式透視並全量化病竈、臟器、及重要管道的解剖結構,這是未來醫學造福人類健康的必然發展趨勢。

  截止到目前,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已在解放軍301醫院、清華長庚醫院、上海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齊魯醫院等國內百餘家三級以上醫院應用,成功實施2000餘例肝膽胰腎脾等高難度手術。這是煙臺毓璜頂醫院首次將該系統實施臨牀手術,也是國內首例孤立腎三維重建精準手術。

  據透露,山東省相關部門將大力推進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在全省三級醫院的應用,海信CAS將在1-2年內大量進駐山東省內60多家三級醫院,率先基本完成對山東省三級醫院。近兩年,在海信等國產品牌自主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驅動下,山東省正在成爲國內數字醫學業的高地,成爲國產高端醫療設備加速打破外資品牌壟斷格局的有生力量。

[責任編輯:畢孝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