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湖南省長沙市,國科微電子設計的芯片。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趙迪/攝

  在國科微電子上市,並實現廣播電視等垂直領域的芯片國產化之後,周士兵並沒有顯露多少欣喜的表情,相反,嚴肅、緊張的表情一直掛在他的臉上。

  眼前這位頭髮已顯花白的半導體行業“老兵”,是湖南國科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CTO(首席技術官),負責該公司芯片產品的研發、定義和發展路徑。這家總部位於長沙的芯片企業,是長江經濟帶上比較少有,但又非常關鍵的芯片研發商。

  許多人家中使用的電視機頂盒採用的就是國科微電子所研發的芯片。目前,全國共有超過6000萬戶家庭,通過國科微電子的直播衛星、有線高清、地面波、數字音頻等解決方案收看電視節目、享受家庭娛樂。

  人才是最直接的難點

  在創始團隊的帶領下,國科微電子在與歐美企業的正面競爭中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

  廣播電視芯片總銷售6000多萬顆芯片,市場份額50%以上;GK2301固態存儲控制芯片傳輸速度達500兆/秒,打破國外芯片製造企業對這一行的壟斷,併成爲國內首款獲得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國家密碼管理局雙重認證,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放到普通人面前,這些成績已經足夠傲人。但紮根半導體領域數十年的經驗告訴周士兵,雖然國科微電子等中國企業在一些垂直領域已經取得市場領先地位,但距離芯片半導體產業的世界領先水平,中國企業仍有較大差距,仍有不少難題亟待解決。

  人才是他們當下感受最直接的一個難點。這幾年招募應屆畢業生時,他們發現一個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多半導體專業的畢業生首選並不是華爲海思、國科微電子等專業對口的芯片企業。

  人才問題還不是國內芯片企業面臨的唯一“痛點”,生產製造環節的不足同樣讓芯片自主化蒙上一層陰影。

  以國科微電子爲例,其40nm(納米)級精度的芯片產品,一般交給中芯國際等芯片製造企業生產;但以28nm、14nm精度級別的芯片爲代表的高端產品,就不得不選擇臺積電等知名芯片製造企業來做。這是因爲這類製造廠家的生產工藝製程更加先進,且不良率、生產成本的控制做得更爲出色。

  “差不多還要花個10~20年的時間才能趕超世界最先進水平。”周士兵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在CPU(中央處理器)等核心產品上,與世界一流水平仍有較大差距。而且,因爲芯片產業發展的路徑基本一致,難以彎道超車。

  “走出去”整合國際人才

  作爲一個不斷更新迭代的行業,芯片半導體領域非常需要優秀人才不斷加入。爲建設人才梯隊,國科微電子這幾年主動“走出去”,在硅谷等地區設立研發中心,整合利用國際人才。

  作爲一家芯片設計公司,國科微電子需要面臨當下商業利益與未來技術前沿之間的平衡選擇。是要眼前的利潤,還是長遠的技術,成了擺在周士兵和其他創始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存儲控制器芯片領域的人才和資金投入,可以說明他們的選擇。據介紹,國科微電子將存儲控制器芯片的團隊分爲了三塊:在硅谷的研發團隊全部擁有博士學歷,從業10年以上,他們將作爲導師跟架構師的角色,負責規劃未來5年的產品;位於臺灣地區的研發團隊將研發設計最近3年內的產品;大陸團隊負責當前產品的研發;每個季度都會選派國內的研發人員前往硅谷學習、工作。

  此外,這家總部位於湖南長沙的芯片企業,這幾年陸續在成都、上海、深圳、北京、常州等地設立分/子公司,每年將營業收入的20%以上用於研發,先後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火炬計劃、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攻關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項目,建有院士工作站、固態存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

  目前,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K2301存儲控制器芯片的升級版正在研發,其數據傳輸速度將大幅提高。

  怎麼用好政策“指揮棒”

  周士兵呼籲,應該考慮以怎樣的政策來激發芯片企業的創新活力。在他看來,芯片等高端產品的技術突破非常需要藉助“政策東風”。“通過政策的‘指揮棒’,來引導企業對資源投入的側重點。”

  目前,我國對芯片半導體行業已經出臺了許多專門的扶持政策,也成立了這一領域的“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市場化投資的形式推動該產業發展,改變了過去稅收土地優惠補貼、研發獎勵的方式。國科微電子則是“大基金”成立後投資的第一家芯片設計企業。

  在周士兵看來,未來有許多具體的政策支持可以通過“大基金”等機構來實現。例如,針對半導體產業鏈條長的特點,可以對一些重點、短板環節加大投入,將政策支持與市場選擇結合,爭取早日實現國產技術的自主可控。

  此外,他還希望未來政策層面考慮給研發投入特別大、技術難度比較高的領域給予一些鼓勵政策,引導芯片行業補好短板,協同發展。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林 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肖春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