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调解员历时11天,经过6次组织调解,在双方当事人多次反复变更诉求的情况下,坚持面对面和背靠背相结合、思想疏导和法治教育并重、线上和线下联调并行,同时请求园区管委会配合动员协调,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最终促成由企业方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人民币60万元的调解协议。调解一开始,死者家属说:死者才40多岁,正值壮年,家里有年迈的岳父母和一个4岁多的小儿子,大女儿也正在读大学,妻子要照顾孩子和料理家务,无余力就业赚钱,平时只靠死者一个人赚钱养家,提出要求企业方赔偿其岳父母的赡养费、妻子的扶养费,以及两个孩子的抚养费共计人民币100多万元。

网络配图

导语

2月20日,西天尾辖区内荔城经济开发区的某鞋业公司一名刚刚复工的返岗员工肖某于早上9时许被发现在员工宿舍意外死亡(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排除他杀嫌疑)。

网络配图

死者家属悲痛间情绪激动,聚集了数十名亲友到公司吊丧闹事,致使企业无法生产经营工人停工,双方协商对话进入僵局,一场群体性纠纷一触即发。

司法所所长郑淑娟接到报告后,立即和调解员曾先锋、柯福全赶赴现场。

首先,调解员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现场稳控、劝诫,缓解双方对峙态势,然后对死者家属耐心倾听、精准疏导。

调解一开始,死者家属说:死者才40多岁,正值壮年,家里有年迈的岳父母和一个4岁多的小儿子,大女儿也正在读大学,妻子要照顾孩子和料理家务,无余力就业赚钱,平时只靠死者一个人赚钱养家,提出要求企业方赔偿其岳父母的赡养费、妻子的扶养费,以及两个孩子的抚养费共计人民币100多万元。对此,企业方表示:死者系意外死亡,非工伤,只愿意给予“人道主义补助”20多万元。

双方各执一词、态度坚决,诉求差距悬殊,调解工作一时难以进展。

针对死者家属方面,调解员解析:死者的岳父母依法应由他们自己的子女承担赡养义务;妻子才40多岁且有劳动能力,不属于法定应扶养情况;子女抚养费中,妻子也应承担一半的义务,所以要求100多万元的赔偿数额过高;

企业方面,调解员分析:虽然员工非工作时间死亡,不属于工伤,但在企业员工宿舍内发生意外死亡,企业也负有管理不善的相应责任,只给予“人道主义补助”20多万元显然数额偏低。

调解员历时11天,经过6次组织调解,在双方当事人多次反复变更诉求的情况下,坚持面对面和背靠背相结合、思想疏导和法治教育并重、线上和线下联调并行,同时请求园区管委会配合动员协调,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最终促成由企业方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人民币60万元的调解协议。

协议于次日履行到位,纠纷平息,企业复工生产恢复有序进行。

案结事了后,双方当事人都对调解员的辛勤付出真心点赞。死者家属给调解员送来了一面写着“秉公执法维民意,勤政廉洁颂公德”的锦旗。

企业主也由衷地对调解员说:“我非常感动,在非常时期的百忙中,你们还能这样不烦不燥、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调解纠纷,让我们公司恢复生产。我也要给你们送锦旗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