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廣州船舶工業有限公司下屬廣州造船廠醫院接到廣州市荔灣區衛健局通知,該院西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前一天(26日)進行的對居家隔離對象咽拭子標本採樣78個樣本中,有2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反應。在廣州市企業復工的高峯期,黃船醫院由歐凱棋、李利麗等黨員同志爲先鋒,帶領8名醫護人員組成了兩支採樣隊伍,分赴黃埔區、白雲區、花都區等地多家企業,爲擬復工人員進行採樣檢測服務。

黃船醫院採樣檢測小分隊上門爲施工單位的擬復工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黃船醫院採樣檢測小分隊上門爲施工單位的擬復工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3月27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廣州船舶工業有限公司下屬廣州造船廠醫院接到廣州市荔灣區衛健局通知,該院西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前一天(26日)進行的對居家隔離對象咽拭子標本採樣78個樣本中,有2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反應!

廣船醫院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對參加26日採樣工作的10名工作人員進行咽拭子採樣,並對三名採樣工作人員安排胸部CT檢查。所幸,10名工作人員咽拭子檢測結果均爲陰性。

這只是防疫第一線的日常之一。

今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倉促而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廣州,這個華南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交通樞紐,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多家單位,組成了堅強的防疫陣線,不僅爲阻隔疫情貢獻力量,也爲企業正常開展經營生產,守住了大後方。

病毒採樣第一線:咽拭子採樣員

目前爲止,核酸檢測仍然是新冠肺炎病例診斷的金標準。而在疫情防控之中,咽拭子採樣絕對可以說是離病毒最近的工作,採樣員是與新冠肺炎 “零距離的親密接觸者”,風險之高,可想而知。

進行新冠核酸採集,採樣員要將棉籤伸進被採樣人的口咽部,擦拭雙側咽扁桃體甚至更深部位,採集分泌物。這意味着採樣員將近距離直接面對被採樣人的氣道,一個張嘴的動作,就可能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飛沫。同時,這種採集會觸及咽喉反射,有些較爲敏感的被採者還會咳嗽、反胃甚至嘔吐,分泌物會飛濺到採樣人護目鏡和防護服上,增加採樣員的感染風險。

在廣州黃埔文衝造船廠職工醫院、在廣船醫院,就有這麼一批直面高風險的採樣員。歐凱琪、鍾景樂、李利麗、馬玉敏、李徐娥、雷偉航、劉巧玲、杜小蘭……他們當中有社區中心的主任,也有剛剛入職不久的見習醫師;有的人家中有還沒滿百日的寶寶,有的人年紀輕輕、還沒有時間談個戀愛。

面對疫情,面對風險高、任務重的採樣工作,他們義無反顧奔跑在一線。穿上包括防護服、N95口罩、手套、鞋套及面罩的整套二級醫療防護裝備,頂着廣州潮溼悶熱的天氣,哪怕汗流浹背,甚至呼吸困難,爲了降低風險、節約穿脫防護服的時間、減少防護用品的消耗,他們儘量少喫、少喝、減少如廁頻次,每次脫下防護裝備時,臉上都是交錯縱橫的印子,彷彿是一道道勳章。

外防輸入第一線:支援入境隔離

嚴防境外輸入已成爲當前防控疫情重中之重,自3月21日零時起,對所有從境外(不含港澳臺)經廣東口岸入境的人員,以及經港澳臺地區和省外口岸入境來粵且來粵前14天內有國外旅居史的人員,其目的地爲廣東的,無論外國公民還是中國公民,均一律實施14天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廣船醫院、黃船醫院均承擔了相關的醫療支持工作。

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船醫院急診科主任、黨員鍾景樂駐守在機場轉運任務一線,主要負責對境外來穗人員、居住在荔灣區的人員或來穗中轉人員進行流行病學信息採集,並將人員從機場轉運到指定酒店;

在西村、東沙、長洲街道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家醫院的醫護工作者們枕戈待旦,隨時執行隔離人員轉運任務;

對居家隔離的歸國人員,醫護人員還會嚴格按照工作指引,組成“三人小組”上門進行流行病調查,給符合居家隔離人員填寫《居家隔離告知書》《承諾書》,發送“八個一”物資並實施居家隔離。

除了醫護工作者外,你一定想不到,在這道“外防輸入”的戰線上,還有一家酒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下屬紅帆酒店,爲入境人員提供了共100間客房,列入國外入境健康集中觀察點。

據瞭解,早在2月期間,紅帆酒店就圓滿完成了發現確診病例的“世界夢”號郵輪乘客的緊急隔離觀察點任務,隔離觀察人員和酒店工作人員均取得了“零感染”的勝利。

輔助企業復工復產戰役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龍穴造船基地的復工復產牽動着地區造船人的心。早在龍穴基地船企復工前後,廣船醫院、黃船醫院便全力配合,爲確保疫情防控期間體檢工作正常開展,重新制定體檢流程和體檢須知等,做好勞務工程隊一站式體檢工作。此外,爲幫助船企開展防疫工作,兩家醫院的醫護工作者不僅在醫療任務上進行支援,對有需要的單位,還派駐醫生常駐企業。

作爲面向社會的醫療機構,兩家船企醫院不僅爲船舶行業企業提供有力支持,也爲社會企業儘早復工復產盡一份力。地鐵7號線是廣州市重要的市政工程,是廣佛一體化的交通大動脈,對於改善珠三角居民的出行,對於形成廣州市開放融合的發展格局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於爲地鐵7號線施工單位擬復工人員提供核酸檢測的任務,黃船醫院秉持着央企屬下醫院的社會責任感,經過反覆認真研究,決定一力承擔下來!

黃船醫院組建了由骨幹力量組成的採樣檢測小分隊,嚴格執行防護措施,上門爲施工單位的擬復工人員開始緊張的核酸檢測工作。該施工單位負責人感慨:若不是你們,我們的復工真是遙遙無期啊。

在廣州市企業復工的高峯期,黃船醫院由歐凱棋、李利麗等黨員同志爲先鋒,帶領8名醫護人員組成了兩支採樣隊伍,分赴黃埔區、白雲區、花都區等地多家企業,爲擬復工人員進行採樣檢測服務。據統計,2月19日至3月10日,共完成3793人次咽拭子採樣,單日採樣量最高達到800人次。

除了醫護工作者,還有大批後勤保障人員爲企業打贏復工復產戰役提供支援。3月30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州公司下屬廣船幼兒園協調派出2名有餐飲服務、物業管理工作經驗的員工,協助船企在建船舶的試航任務;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州公司下屬華茂廣府文化酒店,組建了支援龍穴造船基地生活服務復產突擊隊,從3月5日起爲龍穴基地提供物業管理服務;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州公司所屬廣船養老院抓緊建立隔離觀察區,有序恢復養老服務,爲各企業的員工解除照顧老人的後顧之憂;在整個疫情防控期間,廣州公司爲地區內企業協調聯繫了防護用品供應,緩解了地區單位開工後恢復正常生產的難題。

(記者 鄺展婷)

聲明:《中國船舶報》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對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進行修改、使用、轉載、發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