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要遠離農林牧副漁股票?

2018年12月07日 16:32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作者:靖開誠

溫氏股份在一般投資者看來非常優秀,然而持有的結果卻是如此的不堪,爲何?

萬福生科爲何選擇造假?獐子島的扇貝爲何遊走?北大荒爲何牛不起來?民和股份、益生股份爲何走勢如此相近?雙匯發展爲何是牛股?伊利股份爲何是牛股?

爲何農業類創業不是好選擇?爲何遠離農林牧副漁類的股票?背後其實有一個原理:邊際利潤低或者說邊際成本壓縮困難,因而沒有護城河或者說是很難建立護城河。

一頭豬要實實在在的飼料、藥物、豬舍、照料等成本支出,養一百頭豬和養一百萬頭,每頭豬的成本壓縮空間不大,同樣,種植類的也是如此。還有就是風險因素大:傳染、天氣、飼料安全,抗生素濫用,豬肉價錢波動,雞肉牛肉的替代效應等等。這些其實還是歸結爲邊際成本壓縮困難。

與此相反,比爾蓋茨坐在美國全球發售windows系統,邊際成本幾乎爲零,市場如此廣大,於是很快成了全球首富。騰訊、亞馬遜、阿里巴巴、蘋果炫目市值的背後都與此有關。

邊際成本能否極大壓縮,是公司行業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農林牧副漁因爲邊際成本難於壓縮,邊際利潤低、波動大,全球一體化後波動更大,雖然可能成爲很大的公司,但是作爲投資對象卻可能是價值毀滅者。

雙匯發展和伊利股份正是用工業化、品牌延長保質期,增加消費者價值,打通初級產品的市場區隔,提高了附加值等等手段建立護城河,從而成爲牛股。

而農林牧副漁在歐美市場也沒有牛股的先例。農林牧副漁的炒作,最後都歸於寂寥。幾乎所的案例如此,新希望、新賽股份、北大荒、獐子島、萬福生科、藍田股份等等,有人已經滿眼淚水。造成這些問題的原理和祕密就在邊際成本和邊際利潤。

爲了更加直觀,隨便選取主業是農林牧副漁的股票的長期走勢如下:結論是價值毀滅,有些甚至橫盤20年,只適合炒作,不適合持有。

還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但是都遵從邊際成本效應原理,給投資者很多啓發。

[責編:liangshuang]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