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通知全力推動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

3月21日晚,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積極研究加快推動廣東省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相關舉措,印發了《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全力推動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九項工作要求,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市場主體應對疫情、復工復產。

要求一:分類有序推動市場主體加快復工復產復市

全省各地要結合本地區疫情形勢,落實分區分級、分類分時要求,分業態分形式加快推動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低風險地區推動市場主體全面復工復產復市;中風險地區推動市場主體基本復工復產復市,滿足人民羣衆日常生產生活需要。實體批發零售類、餐飲類、居民服務類、交通運輸類等涉及羣衆基本生活保障行業的市場主體,以及研發知識產權服務業等,推動全面復工復產復市;涉及人員聚集的文化娛樂、教育培訓等行業,在採取有效措施減少人員聚集和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推動儘快復工復產復市。推動各類商品交易市場開辦者和市場內經營者儘快開市營業,推進實體企業與大型電商平臺合作,開闢網上銷售平臺,發展多樣化、多層次網絡經營模式。符合各地復工復產復市規定的個體工商戶,無需批准即可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

要求二:全力推動各項惠及市場主體幫扶政策落實到位

各單位要搭建本轄區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幫扶平臺,對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中央及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政策措施進行收集梳理、集中發佈疫情防控期間涉及市場主體的各項優惠政策,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官方網站、新媒體平臺等渠道,集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宣傳活動,不斷擴大政策知曉面、受益面,讓市場主體真正得到實惠。建立完善快速反應機制,充分利用辦事窗口、政務微信微博、12345投訴舉報熱線等渠道,廣泛收集市場主體的意見建議,對諮詢的政策疑點、難點進行耐心細緻的解答,幫助企業準確理解把握相關政策;對涉及市場監管領域的投訴舉報事項,做到快接、快交、快查、快結、快反饋;對反映的稅收、社保、房租、信貸、防護物資購置等方面的困難問題,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

要求三: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爲

各地各部門要嚴厲打擊通過合同欺詐手段騙取承租人財物的違法行爲,嚴厲打擊“二房東”“中間商”“黑中介”等羣體侵蝕政策紅利違法行爲,嚴肅查處利用霸王條款侵害承租人權益行爲;配合住建、發改、國資等相關部門,加強對住房租賃經營主體的價格監管,嚴厲查處不按明碼標價規定、價格欺詐、哄擡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爲,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嚴厲打擊利用疫情哄擡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爲,維護防控物資及其生產所需機器設備、原輔材料市場價格秩序穩定;進一步強化涉企收費等領域監管,依法從嚴查處各類亂收費行爲。聚焦民生熱點,重點查處一批假冒僞劣、違法廣告、侵犯知識產權等社會反映強烈的違法案件,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及時準確發佈市場監管執法權威信息,加大典型案例曝光頻次,保持對違法行爲的高壓震懾態勢。

要求四:切實降低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成本

各地各部門要不折不扣落實減免技術服務收費政策,疫情防控期間,省局所屬的計量檢定機構、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對復工復產企業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收費、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項目收費、特種設備檢驗項目收費減少50%;省局所屬的標準化技術機構,對中外標準信息諮詢服務、標準時效性確認和標準翻譯費用予以免收;持續提供體溫計等儀器設備免費檢測服務。鼓勵市場開辦者和互聯網平臺降低服務費用,減少相關市場主體經營性成本。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企業的商標權和老字號作爲質押融資納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貼息保障等政策範圍;推進“知識產權快融貸”服務;對於市場主體專利年費繳納期限屆滿的,不產生專利年費滯納金;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辦理流程,質押登記手續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

要求五:全面便利市場主體准入準營

各地各部門要大力推行窗口業務“網上辦”“零見面”“預約辦”,全面簡化流程,壓減環節、時間和成本,優化服務。對工業產品生產許可、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等審批事項,推行“應急審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先證後查”等方式,幫助市場主體儘快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對於從事餐飲、零售等行業的市場主體,做好營業執照登記與許可審批的銜接;對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利用個人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的個體經營者,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從事羣衆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業個體經營者,依法予以豁免登記。落實延長行政許可期限各項惠商政策,對受疫情影響不能及時辦理營業執照變更的、未能按時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換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到期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及檢驗檢測機構不能按時完成換證的、有關計量標準器具週期檢定到期的,允許延期辦理或有效期順延。

要求六:主動前移服務關口

各地各部門要送政策上門、送服務上門,通過網絡開展技術指導和專業培訓。加強質量技術幫扶,鼓勵標準化技術組織和機構,圍繞復工復產提供標準化諮詢等標準技術服務,幫助市場主體儘快建立可操作的防疫質量控制流程和規範,實現防疫控制與復工復產復市的精細化管理。引導認證機構加強對復工復產市場主體的技術服務,開闢線上諮詢、受理、評價等綜合服務通道。組織監管人員和檢測機構技術專家,到現場開展質量調查,指導市場主體破解在生產、轉產中遇到的質量技術和知識產權難題。鼓勵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深入市場主體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採取預先提醒、主動指導、及時糾正等措施,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

要求七:積極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各地各部門要堅持依法行政,寓監管於服務,在服務中體現監管,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措施,維護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穩定。在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爲的前提下,對於情節輕微並及時糾正、主動消除或者減輕危害後果的違法行爲,依法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採取提醒教育、行政指導、責令改正等方式,督促市場主體進行整改,規範其生產經營行爲。落實審慎異常名錄管理政策,儘快辦理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事項,已履行相關義務、申請材料齊全的,當日辦結,並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上公示。對因受疫情影響暫時失聯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020年5月底前暫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將個體工商戶年報時間延長至2020年年底前,積極主動提供年報工作指導。

要求八: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橋樑紐帶作用

各地各部門要發揮個體私營企業協會、市場行業協會、知識產權行業協會、食品安全行業協會及消委會等橋樑紐帶作用,爲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服務、排憂解難,鼓勵減免會費和服務費;主動解決防疫用品需求,協調有關方面集中採購口罩、消毒用品、測溫儀等防控物資定向提供中小微企業;積極協調減租降費,幫助辦理低息貸款;配合拓展招工用工渠道,通過搭建用工平臺、線上招聘等方式,解決復工復產復市中的用工問題;加強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聯通互動,積極反映其訴求與困難,爲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發揮個私企業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持續開展維權保障、宣傳教育、培訓學習、經貿交流、困難幫扶、公益活動等,全力促進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

要求九: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

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爲,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實行分片負責,全力做好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各項工作。各單位要加強向地方黨委、政府、疫情防控指揮辦的請示彙報,及時反映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爭取支持,推動出臺務實管用的舉措;健全部門聯動機制,主動協調發展和改革、工信、財政、人社、交通、商務、國資、金融、電力等主管部門,推動降低水電氣價格、減免費用和場地租金、減輕稅收負擔、貸款優惠、用工保障和物流需求等優惠政策措施落實;推進行業自律,督促市場主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確保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復市。

周馨怡 本文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責任編輯:周馨怡_NB120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