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晚報 /ZAKER 南寧 記者 陳蕾 文 / 圖

" 我喜歡所有真誠的作品,真誠的作品應該體現生活。" 莊羽,晚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被稱爲繼王朔之後最具潛力的作家。28 日,莊羽現身廣西圖書館 " 八桂講壇 ",與讀者分享閱讀的力量。

(莊羽現身廣西圖書館 " 八桂講壇 ")

莊羽的作品充滿細膩的洞察力,文字頹廢而唯美,其創作的小說《此去經年》《圈裏圈外》《遍地姻緣》等備受讀者追捧,依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李春天的春天》曾在各大電視臺熱播。經常關注莊羽的讀者,都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她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

在當天的講座開始前,大屏幕上首先播放了一段莊羽在央視《我是演說家》第五季決賽舞臺上的演講。演講中,莊羽深情回憶了自己的姥爺,姥爺的疼愛,讓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值得被珍愛的孩子,即便往後的歲月遭受再大的挫折,莊羽也沒有自暴自棄,因爲 " 小時候被人愛,是一輩子的鎧甲。"

(莊羽在《我是演說家》中分享了與姥爺的故事)

這段情深意切的演講視頻引起了現場讀者的共鳴,當大家意猶未盡之時,莊羽走上講壇,和讀者們講述了自己坐在姥爺家的水井邊,閱讀的人生中第一本書,那是愛新覺羅 · 溥儀所著的《我的前半生》。莊羽回憶說,書中溥儀的奶孃王焦氏所展現的淳樸,善良,讓年幼的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讓她在日後的創作中一直秉承着一個原則,那就是寫善良的人,善良的事。

從《我的前半生》到《簡愛》,再到《包法利夫人》,在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莊羽和讀者們分享了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閱讀的書籍和閱讀體驗,以及閱讀對人生觀、價值觀如何產生深遠的影響,讓讀者們受益匪淺,也更能感受到其作品中傳遞的溫暖和感動,都源於她對生活的熱愛和最真的感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