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Gearist 戶外裝備黨 昨天

裝備黨們:

Big Agnes和MSR作爲國內玩家輕量化啓蒙的帳篷,普及率甚至達到人手一頂的地步。任何一次露營活動都會見到這兩個牌子。裝備更新第二階段都會入手BA的Spur、Fly Creek或者是MSR的Hubba2。

最近Big Agnes在美展上發佈了2019年即將面世的五款超輕帳篷,共同特點都是碳纖維杆+Dyneema外帳,重量甚至達到了驚人的312g。比誰輕誰能幹得過BA呢?

已有三個型號的改進型

Fly Creek 1 Carbon ($800, 450g)

Fly Creek 2 Carbon ($850, 510g)Tiger Wall 2 Carbon ($1000, 700g)

Tiger Wall 3 Carbon ($1200, 850g)Scout 2 Carbon ($700, 312g)

兩個全新產品

天幕Onyx Tarp Carbon ($500, 227), 2.6m x 2.6m露營袋Flower Wall Bivy Carbon (170g)

Fly Creek Dyneema版

這些碳杆版本所用的外帳面料都是Dyneema複合纖維(簡稱DCF,也就是之前的Cuben,被Dyneema收購後更改了名稱),比之前的使用15D和7D尼龍面料的UL版和白金版更輕更防水更結實。

當然使用DCF是有代價的,碳版的價格是UL版和白金版的1.5到2.6倍。例如Tiger Wall UL3售價450美元,重960g,新的碳版重量減少370g,價格達到驚人的1200美元。相當於每減少1克就要花費57美元。

BA Tiger Wall Carbon 3 Dyneema

Tigher Wall Carbon 2內帳

Hammock Gear, Mountain Laurel Designs, and Zpack之類手工作坊品牌已經做了十幾年DCF(Cuben)的帳篷或者天幕。但像BA體量的品牌大規模使用DCF很鮮見,之前也就Terra Nova的Ultra系列(Laser、Voyager、Solar比BA賣的貴多了)。2019年可以在BC和REI買到這些新型號了。

大規模的應用DCF能否把產品價格拉低呢?讓我們拭目以待。Fly Creek和Tiger Wall是市面上首批半自立的DCF帳篷,對地形要求降低,不再需要登山杖輔助搭建。

面料

BA的新型號外帳採用12g/㎡(0.34 oz/yd2)和16g/㎡(0.51oz/yd2)的DCF製作,據Zpack介紹12g/㎡的DCF:非常薄,耐穿刺性能一般。Zpack一般用12g/㎡的DCF製作緊急庇護所和六邊形天幕,用16g/㎡的DCF製作帳篷和防水產品。據另外一家DIY廠牌說12g/㎡(0.34 oz/yd2)是市面上見到的最輕的也是最不耐磨的DCF面料型號,做雨衣和超輕挎包不錯。

Mountain Laurel Designs也將大量DCF面料用於他們的產品,但他們使用的0.75oz/yd2的DCF,12g/㎡(0.34 oz/yd2)使用壽命確實更短,適合做三季產品。

這一切都有可能說明,BA的新型號使用起來需要倍加小心。或者你可以選擇更結實的DCF產品或者高級雙硅面料。

BA的天幕和露營袋使用的是12g/㎡(0.34 oz/yd2)DCF面料

帳杆

Dyneema當然是BA 新產品最大的賣點,碳纖維帳杆也增加了賣相。之前有實際案例顯示當碳纖維杆受到較大應力時,會發生災難性的斷裂,鋒利的斷杆可輕易刺穿12g/㎡(0.34 oz/yd2)DCF面料。較厚的碳纖維管壁可以避免斷裂,重量會增加。就在上個月BA確認所有新產品將採用Easton的碳纖維帳杆。

Fly Creek和Tiger Wall的價格確實讓人瞠目結舌,但肯定有發燒友買單的。我倒覺得單層的Scout 2 Carbon更值得入手,只有312克重,一個人住綽綽有餘,兩個人住也沒有太大問題。

單層Scout 2 Carbon

BA的DCF面料的Onyx Tarp and Flower Wall Bivy天幕和露營袋可能是雞肋產品。這兩個型號在衆多競品中沒什麼明顯優勢。天幕是2.6✖2.6㎡的正方形,而Zpack則是2.1✖2.75㎡和2.6✖3㎡兩個尺寸,而價格只是BA的一半。

Bivy露營袋全部用不透氣的DCF製作的話,露營人體產生的水汽會全部留在露營袋內。這對於玩FKT的高手是可以接受的。但一般玩家就要罵娘了。Bivy這個新產品有可能胎死腹中。

Onyx Tarp

發佈於昨天 23:1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