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大國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個國家不單在海陸空各種方面都在努力着超越對方,而且對於外太空的探索也是變得更加激烈起來。在2018開年就好戲不斷,而在進入2018年尾聲的12月也是沒有停休,反而是迎來了集體爆發。莫斯科時間12月3日14時31分,俄羅斯“聯盟MS-11”號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場成功發射。緊隨其後,美國“獵鷹9號”火箭將進行一次一箭64星的創紀錄發射,這也是該型火箭首次進行第二次複用。在美俄之後,中國航天也將進入一個高光時刻——嫦娥四號將在本月發射並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

 

俄羅斯這一次主要的任務是要將來自於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的三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因爲國際空間站一年的運行費用要30多億美元,在服役多年之後在軌壽命也不算太長了,因此這一次的任務還是相對比較重要的。而美國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更是將民營太空公司探索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想不說一箭多星的發生技術,單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火箭就可以節省大筆的航天經費,從而更加利於太空探索活動。

 

相對於俄美的火箭發生,國內即將發射的嫦娥四號可謂是工程技術和空間科學的雙重跨越和創新。因爲一些關係,實際上月球都是以一面來對着我們的,實際上人類對於月球背面的情況知之甚少,而月球屏蔽了地球的無線電干擾,月球背面的電磁環境更乾淨,爲開展空間科學領域最前沿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提供了理想場所。這次嫦娥四號的任務不同於以往的探索任務,難度更大,通訊等方面也是一種考驗。

 

據介紹,這次承擔月球背面巡視探測任務的月球車,基本繼承了玉兔號的狀態,但針對月球背面複雜的地形條件、中繼通信新的需求和科學目標的實際需要,進行了適應性更改和有效載荷配置調整。雖然這些年一直都在宣稱美國人曾經登陸過月球,但是因爲冷戰的關係,一直深受懷疑,而國內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國內也將實現載人登月這種人類歷史上的突破性進展。對於國民來說想必也是期待着這一天的到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