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洛馬在其驗證機X35上開創性的採用"無附面層隔板進氣道"(英文首字母縮寫爲DSI)以來,我國科研人員敏銳的察覺了它巨大的應用前景,一直沒有停止過在這方面的跟蹤研發,最終成功將DSl應用於梟龍04號驗證機,該機於2006年4月28日首飛,搶在F35之前,後發先至,成爲世界上第一種使DSl進氣道實用化的機種,再一次向全球展示了"中國速度"。

彰顯真正獨特技術的“中國製造”——殲10B的DSl進氣道

通過採用DSI進氣道,梟龍04的總壓恢復係數提高2%到4%,這個係數指的是進氣道脣口處的總壓與來流總壓之比,總壓包括靜壓和動壓兩部分,影響靜壓的因素是飛機周圍的空氣密度,它又是由當地溫度和飛行高度決定的。動壓主要取決於飛行速度,速度越快則進氣道內單位時間的空氣流量越多,由流速轉化的壓力越大,總壓恢復係數不可能是100%,因爲總有一部分空氣動能轉化爲熱量。

彰顯真正獨特技術的“中國製造”——殲10B的DSl進氣道

總壓恢復係數的大小反映了氣流動能損失的大小,總壓恢復係數大,說明這個損失越小,飛機能更好的使氣流動能爲發動機所用。總壓恢復係數每提高1%,發動機推力提高1.3%。從廣義上說,進氣道也應該被看作發動機的一部分,因爲它通過濾除附面層和減速增壓爲發動機提供"乾淨"、穩定而又強勁的氣流。

我國在梟龍04的基礎上,對DSI進氣道技術進一步成功探索,這便是殲10B的DSl進氣道。DSl雖然設計新穎,但鼓包和脣口的形狀畢竟是固定不變的,與F16的皮托管式進氣道同屬固定式進氣道,其適應性仍比不上可調進氣道,美國用F-16改裝了一架DSl驗證機進行測試,DSI在0.6-1.2倍音速時,總壓恢復係數高達0.98,速度超過1.6倍音速以後,其總壓恢復係數開始有比較劇烈的下降,至2.0倍音速時,僅爲0.74,照這個數據,F22即便晚生20年也用不上DSl。

彰顯真正獨特技術的“中國製造”——殲10B的DSl進氣道

我國殲10B開創性的通過藉助扁平機頭的預壓縮效果,輔以脣口修形的優化,極大提高了DSl進氣道的超音速性能,測試結果是,在1.8MH總壓恢復係數爲0.91,M2的總壓恢復係數達0.87,好於一般的三波系進氣道,最終使得DSl的應用範圍從F35這樣的多用途戰機成功拓展至殲10B/C這類空優爲主的戰機,如果梟龍04反映的是"中國速度",殲10B的DSI進氣道體現的就是"中國創造"了。

彰顯真正獨特技術的“中國製造”——殲10B的DSl進氣道

平心而論,殲10B/C在飛行包線極右端的瞬時性能理論上超過殲20,但未來第四代戰鬥機追求的是超音速巡航與超音速機動,極速作戰不是強調的重點,而發動機推力的增大,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彌補DSI進氣道的不足。

彰顯真正獨特技術的“中國製造”——殲10B的DSl進氣道

通過殲10B的DSl進氣道,我國全面深入掌握了這一先進技術,最終使DSl在戰機序列中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應用局面,其減重、增推效果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我國航空發動機推力不足的缺點。DSI雖非我國原創,但最終將它發揚光大的卻是我國,正如青黴素的發現很偉大,但它的大規模應用更偉大一樣,殲10B的DSl進氣道必將在我國的航空史上留下閃亮的一筆!

總壓恢復係數的大小反映了氣流動能損失的大小,總壓恢復係數大,說明這個損失越小,飛機能更好的使氣流動能爲發動機所用。總壓恢復係數每提高1%,發動機推力提高1.3%。從廣義上說,進氣道也應該被看作發動機的一部分,因爲它通過濾除附面層和減速增壓爲發動機提供"乾淨"、穩定而又強勁的氣流。

我國在梟龍04的基礎上,對DSI進氣道技術進一步成功探索,這便是殲10B的DSl進氣道。DSl雖然設計新穎,但鼓包和脣口的形狀畢竟是固定不變的,與F16的皮托管式進氣道同屬固定式進氣道,其適應性仍比不上可調進氣道,美國用F-16改裝了一架DSl驗證機進行測試,DSI在0.6-1.2倍音速時,總壓恢復係數高達0.98,速度超過1.6倍音速以後,其總壓恢復係數開始有比較劇烈的下降,至2.0倍音速時,僅爲0.74,照這個數據,F22即便晚生20年也用不上DSl。

彰顯真正獨特技術的“中國製造”——殲10B的DSl進氣道

我國殲10B開創性的通過藉助扁平機頭的預壓縮效果,輔以脣口修形的優化,極大提高了DSl進氣道的超音速性能,測試結果是,在1.8MH總壓恢復係數爲0.91,M2的總壓恢復係數達0.87,好於一般的三波系進氣道,最終使得DSl的應用範圍從F35這樣的多用途戰機成功拓展至殲10B/C這類空優爲主的戰機,如果梟龍04反映的是"中國速度",殲10B的DSI進氣道體現的就是"中國創造"了。

彰顯真正獨特技術的“中國製造”——殲10B的DSl進氣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