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劇中,房似錦和徐文昌租的房子可是糟了心。城家公寓像房似錦般的專業,將一切的用戶痛點需求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一個月來的刷屏劇,是它——《安家》。

大結局自然也是少不了熱搜安排,分分鐘熱度爆棚。

這裏尤其不能少了女主孫儷,全劇看下來真的是颯的上頭!

劇中的她,讓網友口徑難得的一致:“鈕鈷祿甄嬛到了現代依然是鈕鈷祿房似錦啊!”

要說起來,這還是孫儷時隔七年的首部現代劇。

衆所周知,她的巔峯之作是《甄嬛傳》,其中的表演讓她演技封神,是百看不厭的過癮。

可就在甄嬛後,孫儷卻有些“懶了”。

七年的時間,只接了三部戲。

但對她來說,只有這樣才能挑到更合適的劇本,對每一個角色負責,都能做到認真對待。

特別是《安家》。

早已熟悉古裝的她,這次走了一步險棋,剪短了頭髮,穿起了職業套裝。

但她贏了,也成就了房似錦。

空降門店到任店長,來了就雷厲風行的揚言:“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這可不是空口無憑,她是實力使然。

劇中的房似錦,剛上任遭到了集體的不服,於是店裏的老油條給了她一個賣不出去的房,來殺她威風。

這是套有設計缺陷的房子,兩室一廳,但有一室需要穿過樓道才能到達,還沒窗。

說句不好聽的,這是一套沒人要的房子。

但房似錦想讓大家信服,就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於是她放下豪言,三個月就能賣出去。

她將目標放在了一家猶豫半年的麻煩客戶身上。

上來就是三板斧:

第一,顧不得體面,每天電話轟炸,堵到客戶單位去求着看房。

第二,自費裝修,將原本沒眼看的房子精修,看房更有底氣。

第三,熟悉用戶痛點,通過調查瞭解客戶的真實需求是什麼。

這一系列操作合理嗎?

走錯一步,就滿盤皆輸。

但,房似錦憑藉多年的銷售經驗,她敢賭。

結果顯而易見。

恰恰就是因爲她這樣的拼命爭取,終於將這兩個最難的單完成。

不單是賣房,在這個門店內外,都沒人敢不服房似錦。

安家天下隔壁的兩家野雞企業,互相爭鬥多年了,他們又是搶單,又是找麻煩,關係相當複雜。

就在房似錦來了後,短短几個月內,就讓其中一家連夜關門逃跑,另一家乖乖聽話同意和諧共處。

每個人看到都會爲她豎起大拇指,就像是將奮鬥史搬上了熒幕。

但,劇中的房似錦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麼強。

受原生家庭的脅迫不得不逼迫她變得強硬,這對孫儷來說也是個極大的挑戰。

正是因爲對“家”的渴望,劇中飾演房似錦的孫儷更是完全的去以賣房子去表達“安家”的概念。

直白地表現形式就是兩個字:專業。

劇中孫儷用一把隨身攜帶的雨傘、一個發舊的記事本,細枝末節時刻保持着職業的專業,也是在表現一個演員的敬業。

播出前不久還因一組路透圖上了熱搜,是孫儷喫包子的視頻,一身職業套裝,幹練的短髮,大口吃着包子看着電腦上的資料,職場女性形象顯而易見。

劇中有這樣一幕情節。

在夜晚回到租房時,房似錦開着電腦狼吞虎嚥的喫着麪包。

看到了手機上客戶來的消息時,趕緊一口將麪包塞到嘴裏,臉都變了形,但身體早已迴歸工作狀態,一分鐘不能耽擱。

這就是堅持客戶至上的專業。

這也是孫儷作爲演員的敬業。

就連楊超越都追劇上了頭,在微博上發文:想要找房似錦買房。

說到底,這就是角色的魅力。

再說回劇中的這家店,就像是真正的爲用戶“安家”。

兩個店長初見時看似是針尖對麥芒,但經過磨合之後才發現這是最完美搭配的組合。

房似錦是專業。

總能爲用戶做好最合適的選擇。

徐文昌是安心。

他沒有那麼功利,而是像朋友般貼心,他帶來的服務是城市生活中難得的溫暖。

大結局中房似錦和徐文昌帶領衆人創辦了「城家公寓」。

創業宗旨第一句話:“我們希望在這個城市裏給年輕人找到一個溫暖的家”。

顧名思義,在城市中的家。

別小看了這句話。

這纔是大多數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拼的“痛”。

我們常常忽略的,住所和家其實是兩碼事。

房似錦剛到上海來的時候,就想着在大城市站穩腳跟。

第一步,就要租房。

拿着不到2000元來到此地,房似錦以爲的鉅款卻連個像樣的房子都租不起,幸好遇到了徐文昌,幫她租了一間房租僅500塊的擁擠破舊的樓梯間。

人來人往的一個女孩子住非常危險,只能用安全插銷才能讓心裏踏實一點。

而這個僅能放下一張牀,甚至連個像樣的門都沒有的房子,卻是像極了生活最真實的樣子。

年輕人剛來大城市打拼,租在最廉價的房子裏,幻想着在城市中有個家。

而後再回到上海換房子,還是間剛死過人的凶宅。

每晚加班到深夜,擠地鐵回到家後房似錦就趕緊窩在臥室裏,不敢出來。

還是離不開安全插銷,只有這才能讓她安心。

即便到了深夜,還來不及脫下衣服就打開了電腦繼續沒完成的工作。

真·現代人租房真實寫照。

再看劇中其他人。

同是來到大城市打拼的90後年輕人,九八五和樓山關,睡着上下鋪的宿舍,稍一翻身都會帶動整張牀,就連回個微信都要小心翼翼起身去外面。

怕的就是影響室友,但在大城市又哪裏找一處安家地呢。

只能慢慢地熬。

租房的痛,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

但最難的還是那點:租房,卻“租不到家”。

在現實生活中,城家公寓已成立5年,由中國酒店巨頭華住集團和IDG資本聯合投資創立。

針對年輕人租房的痛點,城家公寓爲在外打拼的人提供難得的家的感受。

一是舒適感。

還記得房似錦剛和徐文昌合租的時候嗎?兩室一廳不錯的房子,卻有很多的隱患。

一男一女合租的困擾,太多太多。

電費燃氣費水費怎麼分?日常清潔誰來做?男女共用衛浴有多不方便?

城家公寓像房似錦般的專業,將一切的用戶痛點需求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主打適合1-2人的獨居戶型,完全不會有合租的困擾,定製傢俱,品牌家電,獨立的洗衣機、電冰箱,配套齊全。

而另外城家公寓還有健身房、休閒會客廳、公共廚房等豐富的公共空間,滿足會客、健身、派對等需求,更是生活無憂。

二是安全感。

劇中,房似錦和徐文昌租的房子可是糟了心。

前有張乘乘日夜砸門騷擾,後有房似錦媽媽堵在門口像門神。

城家公寓又像徐文昌一樣讓人安心,給用戶有安全感的家。

配備酒店級安保、酒店級保潔、專職管家、專業維修團隊,完全不用有任何的擔心,就像是劇中房似錦的媽媽去要錢,就完全進不去,安心又放心。

相當專業。

但,還有最後一個理由。

城家公寓,讓你在家以外的地方,感受家的溫暖。

三是幸福感。

打拼在大城市的年輕人,最難的就是想家,一個人在外,什麼都不如家裏好。

而受全球趨勢影響,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城市租房安家,既不用攢錢置辦房產,又可以住一所好一些的房子,體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消費者和明星藝人都成爲“不買房,只租房”一族。

李誕和張歆藝在《拜託了冰箱》中就表示,即使經濟上有條件買房,也會選擇租房,因爲租的房可能比買的更讓人喜歡、更能輕鬆自由地體驗生活。

一生租房,已成爲年輕人新的生活理念。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像 “城家公寓”這樣的企業出現,不同於普通的“租房”,而是給需要的人羣帶來更多溫暖和安全感,成就美好生活。

攝匯君猜想。

如果當初房似錦初來到上海時遇到城家公寓,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住進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