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具有企业机制灵活与积极创新等特点,这对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IC设计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当前我国逾1380家IC设计企业中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未来我们应当采取何种措施解决民营IC设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支持企业发展,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图片来源:拍信网

发挥民营IC设计企业创新能力

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具有人才密集、资金密集、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初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处于替代阶段,主要解决有无问题。随着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缩小,未来将逐渐朝着“替代者”向“创新者”的路径迈进。而越到此时,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就越高。

在接受采访时,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晋芳指出,民营经济具有灵活的机制与充足的创新动力等特点。

据介绍,在IC设计领域,绝大多数初创型公司都是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更要重视技术创新。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进行的,受其资金和人力等条件限制,要想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需要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这使得它们具有超强的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意识。

同时,民营企业具有决策程序简单、企业结构轻量化等特点,这决定了它们在技术创新活动方面更具效率和活力,能够及时追赶新技术潮流,推出新产品。

集创北方赶上了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黄金阶段,从发展经验来看,集创北方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在成长的10年中,坚定聚焦在显示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只有立足技术,才能在快速的IC技术迭代中,赶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集创北方在LED显示驱动、LCD显示驱动、OLED显示驱动、面板电源管理芯片等方面进行了前沿技术布局,完成数款行业领先产品,打破境外对高端显示IC的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有效加强了我国显示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

科创板要关注利润更要关注企业竞争力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尽管近年来中国IC行业给人一种“不差钱”的印象,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对于普通中小型民营IC设计公司来说,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挑战。

对此,张晋芳指出,国内绝大多数IC设计企业处于初创期,公司整体规模不大,加上集成电路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初期研发投入大,流片费用高,盈利不稳定等,因此,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指标不会太好看。而市场上多数投资机构的管理者并不十分了解集成电路的行业特点,认为投资IC设计企业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并不愿意投资。

虽然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一些舆论也认为集成电路是当前的“风口”之一,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民营IC设计企业来说,风险投资能否真正投进去,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因此,中小型民营IC设计企业的融资难,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集创北方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基金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关注,已成功完成了几轮融资。受益于这些成功融资,集创北方得以迈上新的台阶,这里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

首先,在引进外部资金的过程中,集创北方始终坚持与那些追求长效机制的机构合作,这些资本与集创北方具有相同的价值观,能够聚焦产业、了解产业规律,比如中芯聚源(中芯国际设立的投资基金)、芯动能(京东方设立的投资基金)、TCL资本(华星光电设立的投资基金),此外就是国有基金公司,如亦庄国投、盛世投资等。

当然,集创北方每年超过10亿元的销售收入、大批量的产品出货量、丰富的产品线,以及表现出的风险抵御能力,也是集创北方能够成功吸引到投资者目光的原因之一。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传出消息,我国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张晋芳表示,这对集成电路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细则,让政策尽快落地,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好更快地参与进去。此外,希望科创板在相关政策制定上,既应关注企业利润指标,也要从产业角度关注企业竞争力的打造,企业评价机制应当更加客观理性。

政府首要创造安心发展的工作环境

集成电路发展首重人才。张晋芳建议,国家首先应当在人才培育与引进方面创造更好的条件。集成电路的高科技属性决定了IC设计企业优先设立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线的大城市之中。可是这些地方的生活成本高,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政府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从业人员创造一个可安心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其次,IC设计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占企业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而且为了跟上技术升级的步伐,这部分投资必须持续不断。此外,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IC设计企业的员工工资、企业福利比一般行业要高。另外还有货款利息和税费负担等。这些都推高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因此,个人认为减税还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IC设计企业属于轻资产的行业。企业缺少大规模的固定资产作为担保,在融资贷款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对知识产权抵押担保等方式进行探索,这对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最后,国内IC设计企业相对弱小,希望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牵头,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起来,建立协同机制,共同解决技术或者市场上的难题,比如对于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共同营造良性的产业环境、携手创造市场新机遇等。(陈炳欣)

来源:中国电子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