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其實也是“圍城”效應——師範生想從事比教師更能賺錢、更有發展前景的工作,而那些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的人,經受了更多的艱辛,理解了什麼樣的工作纔是適合自己的,進而青睞起穩定的教師工作。當今中國教育最需要的,不是一兩所學校人才大躍進,而是如何提高教育的整體水平,均衡教育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公平、平等的環境裏學習成才。

高中招聘20人錄取清北19人,590萬人參考教師資格創新高

喬志峯

10月30日,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發佈2020屆畢業生擬聘名單,20個錄取者中,有19人畢業自清華、北大,其中有13人爲清北本碩連讀,另外1人爲北師大本碩連讀,20人均爲碩士以上學歷。這份名單瞬間火了,“頂尖人才教中學算大材小用嗎”的話題也引起熱議。

高中招聘20人錄取清北19人,頂尖人才教中學算大材小用嗎?

該校校長表示,不想炒作,“只想認認真真做教育,想爲學生髮展提供更好條件”。事實上, 早前深圳中學今年錄用的28名教師中,畢業於清華北大的也有15人。

連一所高中招聘,要的就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顫抖吧,非名牌大學的學子們!

頂尖人才教中學算大材小用嗎?我覺得當然是浪費。中小學教師用碩士、博士,大學教師用什麼層次的人才?是否涉嫌人才浪費?並且,搞這樣一個高薪的噱頭,根本無益於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地位,也無益於提高中小學的整體教育水平,頂多算是面子工程罷了。當今中國教育最需要的,不是一兩所學校人才大躍進,而是如何提高教育的整體水平,均衡教育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公平、平等的環境裏學習成才。

近年來的一些新聞,比如本科生當門衛、研究生幹保安,博士生或許成了講解員,似乎都在給人才浪費增添新的例證。雖然職業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無疑更能讓人才發揮作用,更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還有一件與教師有關的事情要提一提。今天,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將舉行,共計28個省份參加全國統考,本次考試報名人數高達590萬,創下歷史新高。

高中招聘20人錄取清北19人,頂尖人才教中學算大材小用嗎?

儘管不少人特別是部分教師,對當前教師的工作環境和收入水平頗有微詞,但毋庸諱言的是,相對而言,教師跟其他很多工作相比,具有工作穩定、收入穩定的優勢,尤其是每年有兩個大假期,受到很多其他行業的羨慕。在當前就業環境和經濟狀況都並不輕鬆的大背景下,教師資格考試火爆原本在意料之中。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本次考試的考生中,在校生佔比達到48%,非在校生達到52%;師範生佔比26%,非師範生佔比74%。爲什麼非在校生的考生要超過在校生?爲什麼非師範生的比例要遠遠高過師範生?這其實也是“圍城”效應——師範生想從事比教師更能賺錢、更有發展前景的工作,而那些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的人,經受了更多的艱辛,理解了什麼樣的工作纔是適合自己的,進而青睞起穩定的教師工作。

希望今天提到的兩件事情,能夠給那些正在找工作的人,以及猶豫報什麼學校、什麼專業的學生們提供一點參考。

高中招聘20人錄取清北19人,頂尖人才教中學算大材小用嗎?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