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盼我们长大,也怕我们长大。

长大后,他们就成为了一座孤岛。

而为数不多能登上这座孤岛的船票,我们却常常没有珍惜。

在昨天知乎热榜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有一些老人,明明不缺钱,还总爱捡垃圾捡瓶子?

其中一个平淡无奇的回答说:“闲着无聊呗……”

然而,就是这个只有5个字、轻飘飘的一句回答,竟得到了上万点赞。

网友的回答,让我想起一位老太太。

她是我租房时的邻居,人们都叫她刘婆婆。

刘婆婆快70岁了,但每天起的比上班族还早,因为,她也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捡垃圾。

每天天不亮,刘婆婆就在小区里翻垃圾桶,收集废品。

中午,总能看到她背着又大又脏的麻袋,佝偻着腰往家走。

午饭后,刘婆婆开始整理她的战利品,瓶子一堆,纸盒一堆,收拾的整整齐齐。

无论严寒酷暑,春去秋来,刘婆婆从未“休假”。

而她每天的收入,仅仅只有3块、5块,有时还会更少。

尽管这样,她还是会用捡垃圾挣来的钱,全买上火腿肠,喂给小区里的流浪猫。

当时很疑惑,刘婆婆每天辛苦捡垃圾,只能挣到几块钱,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向邻居打听后,我被惊到了,刘婆婆不仅不缺钱,还是一个“超级大富豪”。

邻居说:“刘婆婆住的回迁房只是她的一套,像这样的房子,她还有8、9套呢,都是拆迁赔的!”

原来,刘婆婆在老伴去世后,一直一个人生活,儿女不在身边,半年也不来看望一次。

为了不让自己太无聊,刘婆婆只能让自己忙起来。

尽管她一点也不缺钱,依然白天捡垃圾,晚上喂流浪猫,靠此消磨度日。

那时才明白,刘婆婆捡垃圾,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流浪猫,只是简单地因为“闲得无聊”。

而在每座城市里,像刘婆婆这样的人数不胜数。

他们富有,又孤独,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忙碌起来。

扎心的是,尽管他们孤独无比,却从不把自己的现状告诉子女,生怕给子女添了麻烦。

父母的爱总如湖水般波澜不惊,潭水般深不见底,在我们长大后,又像潮水一般悄悄退去。

曾国藩说: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勿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日不顺适。

心酸的是,很多子女却不懂孝悌,在榨干了父母的爱之后绝情离开,将父母无需陪伴的慰藉信以为真,对父母的生活不闻不问。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父亲生病了,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家看望,可两三天过去了,父亲还在治疗。

儿子问父亲: “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假。”

听到这话后,老人随即自杀,儿子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这也许是一个网络段子,却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现象。

做为子女,我们太过自私,只在意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对父母的生活却漠不关心。

今年中秋,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网上却传出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

广西柳州市一位七旬老翁被发现在家中离世,而且好几天都没人发现。

邻居说,老人家里已经5天没有发出动静,但一直都没人在意。

中秋节前,老人的儿子曾来过一次,敲门没有回应,便离开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家人再次来送月饼。

在门外,家人闻到一股臭味,感觉不对劲,赶紧找来消防员破门而入。

打开门才发现,老人倒在客厅里,已离世好几天,身体都腐烂了。

不知道老人在弥留之际,想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什么。

但知道的是,在他在离开前,一定是极其孤独的。

父母总是口是心非,他们常说“我很好”,但其实,他们过的并不好。

他们常常说“不用担心我”,其实,他们早已急切地需要关心陪伴。

人们常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我们自出生汲取父母的营养,成长时被养育呵护,成年后被无私帮助。

但当提起偿还二字,才明白,此生已亏欠父母太多。

于丹曾说:“如今儿女有钱了,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很难做到耐心地陪陪父母。”

综艺节目《喜剧总动员》播出过这样一个小品:

剧情讲述了一位大娘,一个月报了30多回警,理由永远是自己家进了小偷。

民警赶到后,总会哭笑不得,因为大娘家实在太整齐了,根本没有小偷来过。

当民警要走时,大娘总会依依不舍地说:“你走吧,走了我还报警。”

无奈的民警只好告诉大娘,下午让新来的警员陪她。

大娘这才放民警回去,走之前,还不忘给民警抓上几个自己蒸的包子。

可刚送走民警,家里就真的来了小偷。

但当小偷身份败露,大娘不但不害怕,反而惊喜交加,如获至宝。

大娘满心欢喜地报了警,而当民警赶来,却指着小偷问大娘:“花多少钱雇的?”

民警不再愿意相信大娘,把小偷都吓呆了。

直到大娘自己说出了背后的真相。

大娘说:“我报假警呀,就是想把警察招来,陪我聊会天。”

原来,在老伴去世后,大娘一直跟儿子相依为命。

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了,儿子却说:“我到国外挣钱,回来好好养你。”

这一走,就是很多年。

孤独的大娘只好一遍一遍地报警,把警察招来陪自己说说话。

我们总以为尽孝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爸妈住上大房子,过上舒适的生活,想去哪旅行都可以。

殊不知,父母老了,他们早已不再追求物质享受,更不期待诗和远方。

父母盼着我们长大,也怕我们长大,长大后,他们就成为了一座孤岛。

而为数不多能登上这座孤岛的船票,我们却常常没有珍惜。

古语中说: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人们总习惯用钱表达孝心,以为给父母买件礼物,转次账,发个微信红包,自己就成了“大孝子”。

却忘记了,尽孝心最简单,也最真诚的方式是什么。

前段时间,往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感动了无数人。

这个蹲在地上当人肉座椅的男人,叫熊水源。

当天84岁的母亲身体不适,熊水源陪母亲来医院就诊。

看着母亲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背影,他毫不犹豫地蹲在地上,让母亲坐在了自己背上。

熊水源说:“老娘岁数大了,不能站太久,我也没想那么多,顺势就蹲下了。

小时候老娘就是这样把我背大,长大了还回去就是,就这么简单。”

世界上有些事需要等待,早起的闹钟,上班的地铁,中午的外卖。

也有很多事经不起等待,缤纷绚烂的烟火,转瞬即逝的彩虹,以及,渐渐老去的父母……

以前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等自己事业有成,等自己衣锦还乡。

可是等着等着,父母就老了,病了……

亲情本是一场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的轮回。

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守护我们长大,在父母老去时,我们该做的,是把欠父母的陪伴记在心头。

前半生父母拉着我们蹒跚学步,后半生我们牵着爸妈继续前行:

前半生父母保护我们遮蔽风雨,后半生我们就为爸妈保驾护航;

前半生父母给了我们最好的爱,后半生我们给爸妈最好的陪伴。

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陪他们唠唠家常、做做饭,哪怕你一句话不说,静静地站在他们身边就好。

要知道,在这个世上,只有父母在,家,才在。

来源:有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