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雪蓮果收穫的季節,在沿河自治縣泉壩鎮算子村雪蓮果基地裏,10餘名村民正在地裏忙得熱火朝天,有的割去雪蓮果莖杆,有的拿起鋤頭,使勁薅一把,一棵藤上七八個雪蓮果全都拽出來了,有的正在清理雪蓮果,基地裏勞作的辛苦絲毫遮擋不住村民們豐收的喜悅。靠着優質的雪蓮果,村民們在脫貧的道路上幸福努力着。

算子村精準貧困戶王華秀,自從村裏開始建起雪蓮果基地,就在此打工,現在已經有10個月了,爲自己創收2萬餘元。

“我在雪蓮果基地裏打工,一天80元,一個月有一兩千元。”算子村農戶王華秀說。

據悉,雪蓮果原產於南美洲,有"地下水果之王"的美譽。它全身是寶,含有20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鎂、鈣、鋅、鐵、鉀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雪蓮果中還含有豐富的帶有甜味的果寡糖,是世界公認的無公害純天然第三代新型高檔水果,不僅可以生喫,還可炒食、燉肉、煲湯、配菜、涼拌。

沿河自治縣泉壩鎮算子村平均海拔1000米,全年最高氣溫不超過28℃,十分適宜雪蓮果種植。縣綠然科技開發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該村流轉200多畝土地建雪蓮果基地,由於氣候適宜,陽光充足,土壤溼潤肥沃,畝產高,種植的雪蓮果果形好、清脆、水嫩、甘甜,深受外地客商喜愛。

據該合作社負責人任明剛介紹,以前這200多畝土地全部是種玉米,一畝玉米老百姓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現在種植雪蓮果後,畝產量大概在3000公斤左右,每公斤價格是2.4元,畝收入大概是7000多元。

在種植過程中,合作社不但給羣衆解決種子、肥料等生產資料,還解決了部分生產費用,採用訂單生產經營管理模式,消除羣衆種植後顧之憂,帶動了20多名農戶在基地裏常年務工。

“今年算子村發展200多畝雪蓮果,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羣衆以務工、土地流轉分紅的方式,增加了收入,助推了全村的脫貧攻堅。”沿河自治縣泉壩鎮算子村駐村第一書記王乾雄說道。(張洪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