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习笔记(三十二)标题与起结--词意俱不尽

摘选自《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

这是指在一般以景语作结时,如果景语中含有意象,则可以达到象外有象,余味不尽的效果。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明月”是一个意象。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山”字前着一“秋”字凄婉无比,人生奔波之辛苦,旅途的愁思,均于象外见之,的确达到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境界。秦观的《满庭芳》:“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在这里,“黄昏”是一个表现飘泊愁诸的意象。

诗歌的结句也是相当丰富的,不可能一一概括,作一些大致的分类,虽然笼统,倒反而便于记忆掌握。而且这类与那类也是相对的,不必过于计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