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學習筆記(三十二)標題與起結--詞意俱不盡

摘選自《古代詩詞創作與鑑賞》

這是指在一般以景語作結時,如果景語中含有意象,則可以達到象外有象,餘味不盡的效果。如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裏的“明月”是一個意象。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山”字前着一“秋”字悽婉無比,人生奔波之辛苦,旅途的愁思,均於象外見之,的確達到了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境界。秦觀的《滿庭芳》:“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在這裏,“黃昏”是一個表現飄泊愁諸的意象。

詩歌的結句也是相當豐富的,不可能一一概括,作一些大致的分類,雖然籠統,倒反而便於記憶掌握。而且這類與那類也是相對的,不必過於計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