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又叫蔡琰,出生於書香世家,其父蔡邕師從胡廣,是東漢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熟諳音律,尤善辭賦,在隸書上有很高的造詣。

蔡文姬從小受父親的薰陶,在文學和音樂上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史料記載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

(蔡文姬)

相傳,蔡琰幼時,父親在夜間撫琴,不小心挑斷了一根琴絃,蔡琰能指出斷的是哪一根。父親很詫異,故意弄斷另外一根,蔡琰也能一下就準確地指出來。

蔡邕和曹操是至交摯友,倆人志趣相投,性格相近,關係匪淺。

蔡邕年長曹操二十多歲,曾對曹操多次提攜和舉薦,因此倆人亦師亦友。

曹丕在《蔡伯喈女賦》中曾提到倆人的關係:“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

由此可知,蔡邕與曹操的交情可比肩“管鮑之交”。

由於蔡邕和曹操的交情很深,過從甚密,所以蔡琰是在曹操的眼皮底下長大。所謂愛屋及烏,曹操自然也對蔡琰十分憐愛。

蔡琰16歲時嫁給河東世族衛家,不到一年,丈夫衛仲道早逝。倆人雖恩愛有加,但膝下無子。丈夫死後,蔡琰返回孃家居住。這期間,父親蔡邕死於獄中。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回到孃家不久的蔡琰,又被匈奴擄去異族,傳說嫁給了匈奴左賢王,在十多年的匈奴生活中育有兩子。

(曹操)

建安12年,已身爲宰相的曹操聽說了蔡琰的不幸遭遇,迅疾指派使者,攜帶重金前往匈奴,贖回了蔡琰。

當蔡琰重新踏上故土的時候,已經35歲了。

看着飽嘗風霜和屈辱的蔡琰,曹操想到了他的摯友蔡邕。於是,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嫁給了儀表堂堂、滿腹經綸的屯田都尉董祀。

由此,有人就產生了疑問,不是說“曹魏好人妻”嗎?爲什麼曹操不把蔡琰留在自己身邊呢?

確實,曹操有“好人妻”的惡名。據史料記載,曹操的妻子共有十多位,其中大半都是別人的老婆。

最被人熟知的是曹操和張繡嬸子的故事。

張繡的嬸子鄒夫人,十分美豔,在張繡投降曹操後,曹操就將鄒夫人據爲己有。因此逼反了張繡,導致曹操的長子曹昂和大將典韋喪命。

曹操還對袁熙的夫人甄姬垂涎三尺,要不是曹丕捷足先登,恐怕曹操早就抱得美人歸了。

當然,曹操對“東吳二喬”的傾慕,那是人盡皆知的事了。

不過,此妻非彼妻,曹操是不會對蔡琰有非分之想的。

(蔡邕

其一,曹操和蔡邕是金石之交。

蔡邕對曹操有恩。當初蔡邕在朝爲官時,是曹操的“伯樂”,對曹操的仕途有很大的幫助。之所以曹操不惜重金贖回蔡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曹操念舊情,十分看重他和蔡邕的情誼。

其二,曹操雖風流成性,但他懂得分寸。

當初,在下邳戰役中,曹操殺死呂布,帶回了美女貂蟬。曹操爲了籠絡關羽,將有“閉月”之美的貂蟬送給了關羽。但關羽只留下了赤兔馬,將貂蟬殺了。

還有“三國第一美女”之稱的甄姬,曹操就特別喜歡。即使被曹丕搶先了,曹操還可憑藉手中的權利搶過來。但他沒有這樣做。

所以,在對待蔡琰,曹操自然是懂得分寸的。

其三,曹操對蔡琰更多的是兄妹情。

曹操比蔡琰大二十多歲,又曾師從蔡邕。所以,蔡琰算是曹操的小師妹。何況,她命運多戕,受盡折磨,曹操不忍再次撕裂她的傷口,揭開她的傷疤。

其四,曹操傾慕蔡琰,是因爲她的才華。

曹操聽說蔡邕家的數千冊古籍丟失,十分惋惜。但蔡琰告訴曹操不用擔心,她可以默寫下來,而且不管是真書還是草書都可以寫。由此,曹操對蔡琰的才華愈加欣賞。

“誰是蔡邕琴酒客,曹公懷舊嫁文姬。”

這句話就是曹操對待蔡琰的最好寫照。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