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佚名

1.

上周小李在朋友圈晒了一张机票,要第一次去法国旅游。

当时看见这条动态我心里还是很佩服羡慕的,可我没想到这是噩梦的开始。

午饭时我拿出手机想看看朋友圈有什么新内容,结果……我的天!小李发朋友圈刷屏了!

从去机场途中拍小视频,再到候机室各种拍,一直拍到了登机。就像是直播了一场他是如何从地面进到飞机里。仿佛他要向全世界“官宣”我去法国旅游!

我以为这就结束了,可在他抵达法国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刷屏……街景,坐车,酒店,各种无死角摄影加自拍。

注重数量的结果就是照片质量真的很一般,看不下去,也没心思看下去。

当我拉黑了他朋友圈后,那种特别压抑的窒息感才消失。

我以为我遇见的事只是个例,但没想到喜欢在朋友圈刷屏的人真的不少。

2.

昨天张老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点赞。” 下面配上六张朋友圈截图,全是他朋友旅游发的照片。

在评论区张老师说的两句话让人看着特别扎心:

“上次他去海南旅游发了300张图片,刷的我朋友圈20页全是,这次去泰国又开始了!”

“遭了,刚才他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给他点赞,我点的少他说我不够朋友,好在像他这样的朋友我只有50几个……”

张老师这条动态只留了一会就删掉了。可动态能删除,像我们这样都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这样的辛酸却难以忘却。

在《亲爱的翻译官》中有这样一句话: “当所有人都要为你的高尚让步,这叫做道德绑架。”

那些在朋友圈刷屏的人,拿着友情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 不看不点赞不捧场就是不讲友情不够朋友义气。

在线上社交圈中,这种变了味的“友情”如果不及时舍弃,无疑是苦了自己,也难受了别人。

3.

前段时间发生的两件事闹得沸沸扬扬:

一位开跑车接送孩子的家长,与另一位在同学群里晒自己女儿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女士都被踢出了群聊。

无论是朋友圈刷屏还是群聊炫耀,这都是侵占公共资源的行为。

朋友圈是大家相互了解交流生活的地方,群聊是大家互动沟通的平台。一但某个人过于表现抢走了属于别人的资源,势必会引起众人的厌恶!

莎士比亚曾说过:“嫉妒是一个绿眼的妖魔,我们会刻意收敛自己的嫉妒情绪,但内心却仍然无法放下。”

一但这样的事情激起了我们内心的“恶魔”。那么拉黑,删除,踢出群聊就成为了反击这种侵犯的唯一方式。

4.

线上如此,回归到线下我们的真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样变了味道。

一位读者分享给我的故事:

近期她去参加一次聚会,开始大家都很礼貌,可之后有一位脖子戴着金链,手上戴着劳力士手表的先生就开始“演讲了”。

讲述自己的光辉事迹,顺便高调炫耀自己的财富。

周围人看见这种情况后,也都加入了“战斗”,有的也开始炫耀,有的开始拼酒,有的开始各种套近乎拉关系,当时那个场景一下子乱了套。

好端端的聚会变成了无用社交,当时那位读者姐姐就坐不住了,找借口提前离开。

《人性的弱点》书中有一句话: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优秀的人自然需要表现展示自己,但这个展示的力度真的需要仔细斟酌。

一但超过了平衡,势必会令人厌烦被人所屏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真的需要为自己为别人留一份净土。

毕竟当今最孤独的寂寞,就是独自一个人的狂欢。

【本文授权MBA智库(ID:Mbalib)原创首发,转载请申请授权,谢谢合作!】

作者:  王俸良

简介:  王俸良,一位95后暖男。用内心撰写出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用文字展现出人生中最真挚的感悟。原创文章MBA智库首发。个人微信a1219523276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