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佚名

1.

上週小李在朋友圈曬了一張機票,要第一次去法國旅遊。

當時看見這條動態我心裏還是很佩服羨慕的,可我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始。

午飯時我拿出手機想看看朋友圈有什麼新內容,結果……我的天!小李發朋友圈刷屏了!

從去機場途中拍小視頻,再到候機室各種拍,一直拍到了登機。就像是直播了一場他是如何從地面進到飛機裏。彷彿他要向全世界“官宣”我去法國旅遊!

我以爲這就結束了,可在他抵達法國後又開始新一輪的刷屏……街景,坐車,酒店,各種無死角攝影加自拍。

注重數量的結果就是照片質量真的很一般,看不下去,也沒心思看下去。

當我拉黑了他朋友圈後,那種特別壓抑的窒息感才消失。

我以爲我遇見的事只是個例,但沒想到喜歡在朋友圈刷屏的人真的不少。

2.

昨天張老師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點贊。” 下面配上六張朋友圈截圖,全是他朋友旅遊發的照片。

在評論區張老師說的兩句話讓人看着特別扎心:

“上次他去海南旅遊發了300張圖片,刷的我朋友圈20頁全是,這次去泰國又開始了!”

“遭了,剛纔他打電話問我爲什麼不給他點贊,我點的少他說我不夠朋友,好在像他這樣的朋友我只有50幾個……”

張老師這條動態只留了一會就刪掉了。可動態能刪除,像我們這樣都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這樣的辛酸卻難以忘卻。

在《親愛的翻譯官》中有這樣一句話: “當所有人都要爲你的高尚讓步,這叫做道德綁架。”

那些在朋友圈刷屏的人,拿着友情的名義進行道德綁架! 不看不點贊不捧場就是不講友情不夠朋友義氣。

在線上社交圈中,這種變了味的“友情”如果不及時捨棄,無疑是苦了自己,也難受了別人。

3.

前段時間發生的兩件事鬧得沸沸揚揚:

一位開跑車接送孩子的家長,與另一位在同學羣裏曬自己女兒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女士都被踢出了羣聊。

無論是朋友圈刷屏還是羣聊炫耀,這都是侵佔公共資源的行爲。

朋友圈是大家相互瞭解交流生活的地方,羣聊是大家互動溝通的平臺。一但某個人過於表現搶走了屬於別人的資源,勢必會引起衆人的厭惡!

莎士比亞曾說過:“嫉妒是一個綠眼的妖魔,我們會刻意收斂自己的嫉妒情緒,但內心卻仍然無法放下。”

一但這樣的事情激起了我們內心的“惡魔”。那麼拉黑,刪除,踢出羣聊就成爲了反擊這種侵犯的唯一方式。

4.

線上如此,迴歸到線下我們的真實生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同樣變了味道。

一位讀者分享給我的故事:

近期她去參加一次聚會,開始大家都很禮貌,可之後有一位脖子戴着金鍊,手上戴着勞力士手錶的先生就開始“演講了”。

講述自己的光輝事蹟,順便高調炫耀自己的財富。

周圍人看見這種情況後,也都加入了“戰鬥”,有的也開始炫耀,有的開始拼酒,有的開始各種套近乎拉關係,當時那個場景一下子亂了套。

好端端的聚會變成了無用社交,當時那位讀者姐姐就坐不住了,找藉口提前離開。

《人性的弱點》書中有一句話:

“一個人炫耀什麼,說明內心缺少什麼。”

優秀的人自然需要表現展示自己,但這個展示的力度真的需要仔細斟酌。

一但超過了平衡,勢必會令人厭煩被人所屏蔽。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真的需要爲自己爲別人留一份淨土。

畢竟當今最孤獨的寂寞,就是獨自一個人的狂歡。

【本文授權MBA智庫(ID:Mbalib)原創首發,轉載請申請授權,謝謝合作!】

作者:  王俸良

簡介:  王俸良,一位95後暖男。用內心撰寫出生活中的點滴美好,用文字展現出人生中最真摯的感悟。原創文章MBA智庫首發。個人微信a1219523276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