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

编辑|老拿

曾为国内前三客车制造商的中通客车,如今已沦落到“卖子求资”?

日前,一则中通客车挂牌出售全资子公司新疆中通的消息引发热议。毕竟,出售子公司在多情况下并非好事,事实的确如此,但这对于中通客车来说,也可算是“一箭双雕”。否则,中通客车的股价不会“纹丝不动”。

截至12月4日收盘,中通客车报收5.17元/股,与前一日完全持平,目前总市值为30.7亿元。

一举两得的挂牌出售

12月3日晚间,中通客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疆中通客车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补充流动资金。由于交易为挂牌转让,因此最终成交价格尚不能确定,对业绩的影响亦存在不确定性。

市界(ID:newsseeker)查询挂牌公告发现,新疆中通客车有限公司似乎并不是优质资源,不论是总资产、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等,均处下滑状态。其中,总资产由2017年末的2.14亿元下降到2018年8月末的1.54亿元;净利润也是由-1296万元下降为-2582万元。

由此可见,中通客车此次出售新疆中通的目的主要有两点:首先,可以为中通客车提供流动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金不足的窘境;其次,也能甩掉这个亏损的“大包袱”,不至于让本就资金紧张的母公司再搭钱,顺便提升净利润。

中通客车董秘王兴富曾表示,“处理新疆中通股权,可以减少拖累公司业绩的亏损点,有利于提升公司净利润。”

公开资料显示,新疆中通成立于2004年5月28日,位于新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资本为4900万元。成立之初,中通客车时任董事长王庆福对其寄予厚望,“新疆中通作为新疆唯一的客车生产企业,对于公司以后的发展有着无可代替的战略地位。”

如今看来,新疆中通留给王庆福的或许只剩遗憾。

据中通客车财报显示,2016年,新疆中通实现营业收入4764.59万元,净利润亏损2947.88万元。到了2017年,新疆中通营业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为4858.75万元,但净利润依旧为负,实现-1296.16万元。如今,新疆中通的亏损仍在继续。

实际上,新疆中通不时有订单入账,那为何还会如此亏损?

2015年,乌鲁木齐公交一次性购买30台中通18米天然气BRT公交。随后的2016年,中通客车成功拿下乌鲁木齐公交90台新能源客车订单,是当时新疆市场数量最大的一次新能源客车采购。

对此,王兴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订单都是公司总部在生产。之前设立新疆中通,主要是准备生产天然气车。但后来发现,天然气车在总部这边生产更好,能利用规模效应显著降低成本。在如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产规模小的汽车公司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而且没有足够批量的话,一些关键工艺也无法运用。”

也就是说,如今的新疆中通,已经沦为中通客车的“鸡肋”,或许用累赘来形容更为合适。

中通客车自身难保

事实上,不仅是新疆中通,中通客车业绩亦持续承压,近年来也出现大幅度下滑。

据中通客车三季报显示,其包括总资产、净资产、营收、净利润等几乎所有指标,呈全线同比下滑的状态。其中,净利润更是同比暴跌83.41%,仅为948万元。

市界查询中通客车的2017年年报发现,原来中通客车业绩大幅度下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其中, 2017年实现营收78.5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18%;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降67.36%。

营收与净利润的双下滑,或许与中通客车的销量下滑不无关系。

根据中汽协与中商产业研究院给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份,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江铃控股、郑州宇通、北汽福田、南京依维柯、金龙联合、上汽大通、保定长安、华晨雷诺、厦门金旅和中通客车。共销售28.17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79.96%。

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中通客车、华晨雷诺和保定长安销量呈较快下降,郑州宇通和北汽福田降幅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呈小幅增长。

而从10月份的客车销量来看,前十位的企业中已经没有了中通客车的身影。依次为江铃控股、郑州宇通、北汽福田、上汽大通、南京依维柯、保定长安、金龙联合、东风公司、华晨雷诺和比亚迪汽车。共销售2.77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78.47%。

中通客车放眼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客车市场并不景气。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整体呈下滑趋势。其中,1-10月份,国内客车产销分别为38.2万辆和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6%和6.4%;10月份,国内客车产销分别为4.33万辆和3.81万辆,环比下降2.05%和7.96%,同比下降9.81%和17.53%。

“现在是整个行业都在下滑,主要是因为前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较高,透支了市场需求,‘寅吃卯粮’了。而如今补贴降下来,降低了市场积极性。但各个生产公司的产能都比较大,市场竞争颇为惨烈。”王兴富说道。

市界发现,中通客车已着手发力海外市场。中通客车2017年年报显示,其国外的营收及比重已由2016年的5.26亿元、5.67%,提升至2017年的8.22亿元、10.48%,同比增加56.15%。

中通客车也在年报中明确表示,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或许正如王兴富所言,“虽然海外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但还是比国内市场的竞争要好一些。”

这样的举措,能否拯救这曾经的客车制造大亨?我们拭目以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