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老拿

曾爲國內前三客車製造商的中通客車,如今已淪落到“賣子求資”?

日前,一則中通客車掛牌出售全資子公司新疆中通的消息引發熱議。畢竟,出售子公司在多情況下並非好事,事實的確如此,但這對於中通客車來說,也可算是“一箭雙鵰”。否則,中通客車的股價不會“紋絲不動”。

截至12月4日收盤,中通客車報收5.17元/股,與前一日完全持平,目前總市值爲30.7億元。

一舉兩得的掛牌出售

12月3日晚間,中通客車發佈公告稱,公司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出售公司全資子公司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全部股權。本次交易,有利於公司優化資源配置,補充流動資金。由於交易爲掛牌轉讓,因此最終成交價格尚不能確定,對業績的影響亦存在不確定性。

市界(ID:newsseeker)查詢掛牌公告發現,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似乎並不是優質資源,不論是總資產、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等,均處下滑狀態。其中,總資產由2017年末的2.14億元下降到2018年8月末的1.54億元;淨利潤也是由-1296萬元下降爲-2582萬元。

由此可見,中通客車此次出售新疆中通的目的主要有兩點:首先,可以爲中通客車提供流動資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金不足的窘境;其次,也能甩掉這個虧損的“大包袱”,不至於讓本就資金緊張的母公司再搭錢,順便提升淨利潤。

中通客車董祕王興富曾表示,“處理新疆中通股權,可以減少拖累公司業績的虧損點,有利於提升公司淨利潤。”

公開資料顯示,新疆中通成立於2004年5月28日,位於新疆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註冊資本爲4900萬元。成立之初,中通客車時任董事長王慶福對其寄予厚望,“新疆中通作爲新疆唯一的客車生產企業,對於公司以後的發展有着無可代替的戰略地位。”

如今看來,新疆中通留給王慶福的或許只剩遺憾。

據中通客車財報顯示,2016年,新疆中通實現營業收入4764.59萬元,淨利潤虧損2947.88萬元。到了2017年,新疆中通營業收入與上年基本持平,爲4858.75萬元,但淨利潤依舊爲負,實現-1296.16萬元。如今,新疆中通的虧損仍在繼續。

實際上,新疆中通不時有訂單入賬,那爲何還會如此虧損?

2015年,烏魯木齊公交一次性購買30臺中通18米天然氣BRT公交。隨後的2016年,中通客車成功拿下烏魯木齊公交90臺新能源客車訂單,是當時新疆市場數量最大的一次新能源客車採購。

對此,王興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些訂單都是公司總部在生產。之前設立新疆中通,主要是準備生產天然氣車。但後來發現,天然氣車在總部這邊生產更好,能利用規模效應顯著降低成本。在如今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生產規模小的汽車公司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而且沒有足夠批量的話,一些關鍵工藝也無法運用。”

也就是說,如今的新疆中通,已經淪爲中通客車的“雞肋”,或許用累贅來形容更爲合適。

中通客車自身難保

事實上,不僅是新疆中通,中通客車業績亦持續承壓,近年來也出現大幅度下滑。

據中通客車三季報顯示,其包括總資產、淨資產、營收、淨利潤等幾乎所有指標,呈全線同比下滑的狀態。其中,淨利潤更是同比暴跌83.41%,僅爲948萬元。

市界查詢中通客車的2017年年報發現,原來中通客車業績大幅度下滑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其中, 2017年實現營收78.52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5.18%;實現淨利潤1.91億元,同比下降67.36%。

營收與淨利潤的雙下滑,或許與中通客車的銷量下滑不無關係。

根據中汽協與中商產業研究院給出的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份,客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爲江鈴控股、鄭州宇通、北汽福田、南京依維柯、金龍聯合、上汽大通、保定長安、華晨雷諾、廈門金旅和中通客車。共銷售28.17萬輛,佔客車銷售總量的79.96%。

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中通客車、華晨雷諾和保定長安銷量呈較快下降,鄭州宇通和北汽福田降幅略低,其他五家企業呈小幅增長。

而從10月份的客車銷量來看,前十位的企業中已經沒有了中通客車的身影。依次爲江鈴控股、鄭州宇通、北汽福田、上汽大通、南京依維柯、保定長安、金龍聯合、東風公司、華晨雷諾和比亞迪汽車。共銷售2.77萬輛,佔客車銷售總量的78.47%。

中通客車放眼海外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客車市場並不景氣。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銷整體呈下滑趨勢。其中,1-10月份,國內客車產銷分別爲38.2萬輛和3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6%和6.4%;10月份,國內客車產銷分別爲4.33萬輛和3.81萬輛,環比下降2.05%和7.96%,同比下降9.81%和17.53%。

“現在是整個行業都在下滑,主要是因爲前幾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較高,透支了市場需求,‘寅喫卯糧’了。而如今補貼降下來,降低了市場積極性。但各個生產公司的產能都比較大,市場競爭頗爲慘烈。”王興富說道。

市界發現,中通客車已着手發力海外市場。中通客車2017年年報顯示,其國外的營收及比重已由2016年的5.26億元、5.67%,提升至2017年的8.22億元、10.48%,同比增加56.15%。

中通客車也在年報中明確表示,將加快海外市場拓展。或許正如王興富所言,“雖然海外市場的競爭也在加劇,但還是比國內市場的競爭要好一些。”

這樣的舉措,能否拯救這曾經的客車製造大亨?我們拭目以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