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招引更多采購商來義,招商組此行奔跑招商過程中還取得了重大突破,與伊廈成都國際商貿城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成都爲中心推動“義烏好貨”佈局中西部節點城市和地區。爲了能夠精準對接,少走彎路,早在出發前,王松兵就憑藉自己市場工作多年積累的人脈和工作往來信息,對四川當地市場主辦方、市場監管系統個私協會、行業商會、市場黨羣組織等資源進行了精心梳理,並與當地和義烏市場行業關聯度較高的幾個批發市場提早取得聯繫。

“搶”採購商就要千方百計 四川招商組“奔跑”招商記

川籍採購商在國際商貿城採購

“早聽說過義烏,但卻是第一次來。這裏比想象中大多了,產品也很豐富。”

“本來還有點顧慮,但沒想到這裏的防控措施做得這麼好,完全可以放心採購,真的來對了!”……

昨日(3月21日),首批77名乘包機前來的四川採購商浩浩蕩蕩進入義烏國際商貿城,開啓淘寶之旅。而就在同一天,第二批126名採購商也已經在成都機場集結,準備飛赴義烏“買買買”,並將在義烏舉辦集中籤單儀式。

200多名採購商的背後,是四川招商組日夜兼程、奔跑招商的結果。

自3月9日出發至四川,招商組成員兵分兩路,由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樓曉寶、市場監管局中國小商品城分局局長王松兵分別帶隊前往各縣市進行招商。僅十天時間就奔跑了5000多公里,足跡遍佈成都、樂山、德陽、綿陽、廣安等大半個四川。

時間不等人,發展的腳步也絕不停歇。爲了能夠精準對接,少走彎路,早在出發前,王松兵就憑藉自己市場工作多年積累的人脈和工作往來信息,對四川當地市場主辦方、市場監管系統個私協會、行業商會、市場黨羣組織等資源進行了精心梳理,並與當地和義烏市場行業關聯度較高的幾個批發市場提早取得聯繫。在王松兵看來,採購商能多招一個是一個,都是爲義烏市場繁榮發展帶去生機和希望。

“本想着自己做足準備,困難會少一點,但現實遠比想象得更復雜。”王松兵說,當他們首站來到成都一家小商品市場就被澆了一盆“涼水”。“考慮到疫情,當地市場主辦方並不鼓勵經營戶外出採購。”王松兵說,不僅主辦方有顧慮,在和一批市場經營戶交談後也發現,因爲疫情影響,不少經營戶存貨還沒有完全消化,採購慾望並不強烈。

兩個棘手難題擺在眼前,如何攻堅成了招商組必須跨過的坎。招商組成員集中智慧,決定多條腿“走路”。一方面組建400多人的市場經營戶微信大羣,宣講招商政策,對經營戶的問題及時答疑解惑,打消經營戶們顧慮;另一方面,還採用“孫子兵法”,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對象逐一突破,以此來帶動更多的人。

在成都經營相框行業多年的傅總就是重點攻堅的對象之一。傅總曾經在義烏採購,但他在當地有自己的工廠,目前還未完全復產。說到如何打消對方顧慮,王松兵笑着說:“學劉備‘三顧茅廬’,宣講義烏的政策環境,介紹義烏的產品和價格信息,還發動義烏相關行業進行對接。”招商組的跑,可不止三趟,“義烏幹部一次次上門,就憑着他們的這種精神也值得我來走一趟。”傅總對義烏幹部的真誠、務實和努力連連點贊,“雖然自己有工廠,但到義烏才發現有這麼多創新產品值得學習借鑑,可以爲自己贏得更多合作機會。”

除了招引更多采購商來義,招商組此行奔跑招商過程中還取得了重大突破,與伊廈成都國際商貿城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成都爲中心推動“義烏好貨”佈局中西部節點城市和地區。

根據協議,我市將在成都國際商貿城合作建設展示、銷售、倉儲、辦公、貿易洽談於一體的成都“義烏好貨”批零中心,成都國際商貿城一區、二區、三區開闢“義烏好貨”展區,共計5000餘平方米。初定於5月份在成都國際商貿城舉辦“義烏小商品購物節”,以內衣、飾品、無人機、工藝品等爲主,開展商品訂貨會、展銷會。

“喫泡麪、跑夜路、喫閉門羹……雖然辛苦,但只要能招引採購商,累點、苦點都不算什麼。我們要動員一切力量,挖掘最大可能性,讓更多采購商來義烏市場看一看。”剛剛送完第二批採購商上飛機,四川招商組又繼續馬不停蹄開往下一個目的地——瀘州。

(原標題《“搶”採購商就要千方百計 四川招商組“奔跑”招商記》,原作者王婷。編輯樓菲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