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手抖的經歷。比如人在緊張的時候,手會隨着身體不自覺的顫抖;再或者長時間託舉一個物體,也會出現手抖的現象。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可能是一種疾病的前兆。

  在醫學上,手抖指的是手部不自主的有節律性的顫動,稱爲震顫,我們正常人手抖都是短暫性的,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而有些朋友到了中年以後會出現持續性的手抖,那就要小心了。手抖都有可能是哪些問題?

  如果你在全身放鬆的狀態下,出現手不自覺的抖動,且動作變得緩慢、手部不靈活等,那就要警惕是否爲帕金森病。

  尤其是到了55歲以後更要小心,這個年齡開始是帕金森病的高發期,有數據顯示,55歲以上人羣中,每100人就有一人患有帕金森病。

  患者在最早期時會感覺到肢體不靈活,尤其是做一些精細動作時,比如切菜、刷牙等,動作會變得遲緩、笨拙。走路也會有拖沓感,手腳配合不佳,有時還會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

  1、甲亢:

  甲亢是由於患者體內合成和分泌的甲狀腺激素過多導致的。甲狀腺激素對交感神經有一定的興奮作用,所以當甲亢發生時,人會出現不自覺的手抖、情緒不安、多動等症狀。

  建議罹患甲亢的患者要控制碘的攝入量,平時儘量少喫海帶、紫菜、海蔘、海蜇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2、特發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的發病率很高,它跟帕金森不同的是,特發性震顫不會使人的動作變慢,且不侷限於手部顫抖,還有一部分人可能表現爲頭部震顫。

  但是我要提醒您的是,一旦罹患特發性震顫就要提高警惕,不要讓病情再惡化,因爲這類人發展爲帕金森病的概率是常人的五倍。

  3、小腦病變: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有些人如果小腦出現栓塞、腦溢血等問題,就會導致手抖現象。但是跟帕金森病不同的是,小腦病變導致的手抖在放鬆的狀態下不動,只有在運動的時候纔會出現抖動現象,它沒有特定的規律。這種情況大多是機體協調出現了問題。

  建議平時有手抖現象的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不要熬夜,經常出去鍛鍊身體,放鬆放鬆心情,如果手抖現象很嚴重,就一定要及時就醫。

  各位朋友,你自己有過手抖的情況嗎?你覺得這是病嗎?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