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越南跟中國的關係一直都是比較好的,當年越南先是和法國打,後來又和美國打,在這兩場戰爭中,我國都提供了很多幫助,各種武器彈藥和後勤方面的支持自不必說,當時越南軍隊的戰鬥力不強,我國甚至是派出了軍事顧問團幫他們訓練軍隊,越南也才因此打贏了這兩場戰爭。

越南在這兩場戰爭勝利之後,信心就開始膨脹起來了,自以爲是第三軍事強國,在蘇聯的支持下,越南忘恩負義,開始殺害我國僑胞,還想要侵佔我國領土,忍無可忍之下,我國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開戰之後,我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打得越軍節節敗退,但之後我軍的電臺出現了一些異常,經常會得到了一些錯誤的指令,導致我軍指揮出現混亂,致使我軍損失慘重。

後來我軍才得知,原來是越軍搞的鬼,越軍經常對我軍電臺進行監聽並實施破譯,我軍的很多電話線也被越軍動了手腳。因爲之前我國曾對越軍進行過訓練,再加之兩國又相鄰,很多越軍還會說一口地道的中國方言,幾近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也因此我軍在戰爭初期喫了越軍這個虧。

由於越軍對我軍的情況熟悉,於是就抓住這個漏洞,經常冒充我軍的士兵傳達各種錯誤的情報,導致了很多戰鬥的失利。一次,我軍接到了一個電話,一位老兵隨口說了一句“龜兒子”,這本來只是隨口一說的,沒想到對方在電話裏回答了一舉:我就是龜兒子。隨即,我軍就知道這又是越軍在瞎搞,但這位老兵隨口一說的玩笑話卻讓我軍抓到了契機,我軍在後來傳遞情報的時候,就故意使用各種難懂的方言,越軍監聽之後,一臉懵逼,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有過用方言來應對日軍的破譯的先例,當時滇軍的將士主要是由少數民族組成的,彝族相對較多,滇軍在臺兒莊作戰期間,將士們彼此之間就是用彝話來交流的,使用電臺的時候也是用彝族話傳遞情報,這樣一來,日軍根本聽不懂,他們將電報破譯,把多個漢字組合起來之後,頓時就懵了,發現內容根本讀不通,破譯就更無從談起了。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這也就造就了不同文化的衍生,各地方言之間的差異很大,中國人相互之間都不是很聽得懂,更何況是外國人了。而使用方言應對敵人破譯的這一招,着實發揮了大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