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長課堂丨純乾貨!小學階段家長陪讀就是“抓習慣”,這份陪讀祕籍拿去

你的作業寫完了嗎?

不論是放假還是開學,

被作業支配的恐懼,

始終存在小學生深深的腦海裏。

寫作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

不止是孩子,陪讀的家長也面臨很多挑戰。

其實,從培養孩子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來講,陪伴是必要的,關鍵還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現在陪伴是爲了今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無需陪伴。

作業之前的“三問”

當孩子放學時,爸爸媽媽一定要先和孩子聊幾分鐘,瞭解學校今天都發生了什麼。等孩子進入聊天的狀態後,再自然而然地問孩子有關作業的事情,這裏有三個問題比較重要:

01.今天各科都有多少作業?

只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是不夠的,不夠專注的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後面,而孩子覺得作業麻煩,是因爲孩子沒學會分解麻煩。

02.難點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

分析各科的作業是體力活兒還是腦力活兒。體力活兒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這類作業適合在孩子精力不濟的時候去做。

03.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爲什麼?

精神好就從難點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幹“體力活兒”。

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不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

孩子嚐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頭後,慢慢就會主動和我們交流今天作業的難點,以及她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協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

引導孩子靜心寫作業的八步驟

第一步  準備

準備分兩部分,首先是生理準備,如喫零食、上廁所;其次是物理準備,讓孩子自己提前把該用的學習用具都準備好。

第二步  靜心

簡單的方法是深呼吸幾次,當孩子養成習慣後,一深呼吸就提醒自己“靜下心來,要寫作業了”。

第三步  回憶

拿出一張紙,我們把這張紙稱作“回憶紙”,讓孩子回憶一天講了哪些知識,語文和數學分別講了幾個重點,把重點寫在這張紙上。這個步驟相當於考試前的複習。

第四步  預計時間

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讓孩子預計一下自己寫作業的時間,做到心裏有數,就會有緊迫感。很多家長總說孩子寫作業慢,關鍵是沒有時間標準的概念和習慣。

第五步  寫作業

三不原則:不翻書、不打擾、不間斷。

第六步  記錄時間

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瞭解自己的真實寫作業的時間。做到孩子和家長心中有數,以這個時間爲標準,逐步提高寫作業的速度。

第七步  檢查作業

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養成,一寫完作業就讓你檢查的依賴性。我們要幫孩子養成先自我檢查的習慣,而不要替他檢查作業。

第八步  預習

做完今天的作業後,花一點時間預習明天的課程,提前知道明天老師講什麼。做到心中有數。

作業本簽字不可馬虎

等需要在作業本上簽字時,家長可不能有一點馬虎。

如果檢查數學作業,發現有錯,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哪一題錯了,而是告訴他,這裏面錯了兩道題,自己去找,迫使孩子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強化檢查的習慣。

到發現了錯題後,接着和她討論爲什麼會出錯,是概念沒理解,還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驟。

家長要特別重視培養孩子具備一遍就做對的能力。

每週會回顧本週作業的質量。這樣孩子就會把作業質量和考試成績聯繫在一起,會主動提升做作業的質量。

固定時間讓孩子生活變得有序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我們家孩子學習不專注,愛分神,怎麼辦?

要明白想讓孩子變得專注,就必須明確孩子的作息時間。比如喫飯的就餐時間,睡覺的時間,學習的時間。

同時讓孩子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安排,比如寫作業時間不能拖太久,即影響學習的效率,又影響正常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哪些危害等等。

固定時間漸漸的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孩子的生活也就變得有序健康。生活有序了,做事纔會變得專注。

有序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有可控感,所以能專注。而混亂的大腦必然導致不安全感,會讓孩子覺得一切都是失控的。

陪伴孩子作業的小貼士

在陪伴孩子,訓練孩子高效做作業方面,家長應重點給予這樣一些輔導:

1.怎樣的握筆姿勢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這對孩子能快速完成作業和考卷十分重要。

2.怎樣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做標註和筆記,又不至於把課文都弄得看不見了。

3.怎樣寫數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觀,又很快。寫得不工整,很大的原因是還沒思考就開始做題。所以要求她必須打草稿,必須下筆前估算紙上空間的安排。

4.重視預習和複習。而預習的重點在於能提出問題,從而帶着問題上課。

複習則需要找到薄弱環節,越薄弱越多投入時間複習,而且讓孩子學着把薄弱環節想得比較具體,這樣她就能夠看到問題而有解決的思路,且能估算到需要多少時間能搞定這薄弱環節,從而學會見縫插針複習。

通過長期訓練讓她牢牢把這些觀念記在心裏並去指導行動。

總之,我們認爲,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陪伴,關鍵還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現在陪伴是爲了今後無需陪伴。

如此,我們認識到在陪伴時需要抓的就是各項基本習慣的養成,常抓不懈,讓孩子品嚐到好習慣帶來的甜頭,從而樂意去堅持。

來源丨小學生閱讀與學習(ID:xsydyxx)

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