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紫砂壶的出产,是从石头到艺术品的转化,而传统全手工制坯更是一场精妙绝伦的技艺展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紫砂器的人深有体会:紫砂壶制作手工艺的成熟是与制作工具的创造发明、使用联系在一起的,要说手工造壶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其中的既简练科学、又适用应手的制作工具也应该包括在内。

下面一起来看看最基础的球形光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序吧。

1 切泥块、打泥条,是做壶的基本功,基础中的基础。

▲ 工具:搭子(打泥条、泥片用)

2 划泥片、切身筒

打好的泥条泥片按所配尺寸,以划车划好泥条,旋好围、底片。

▲ 工具:鳑鲏刀(划、削、刮用)、泥条直尺、矩车

3 围身筒、打身筒

▲ 工具:木转盘(操作时转圆用)、木拍子(打身筒用)、竹拍子

4 修整身筒

5 手工捏制嘴、把

壶嘴要慢慢掏空,掏嘴功夫直接影响出水顺畅。

6 做壶盖

7 整壶口

粘接壶口,保持壶体中空及温度,不使壶体变形。用脂泥复合和润,并用勒只清理加工。

8 做整壶

壶嘴和壶把要对直。

就这样,一把壶就完成了!

以上是制作紫砂壶的方法,也仅是一些主要的工序,师傅不同,有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先后顺序也会有不同。紫砂壶的制作,讲究的是日积月累,并非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有经验的制壶人多沟通、多交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