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遼東努爾哈赤起兵後,明朝政府感到壓力很大,徵調了全國各個有能力的大將去征伐努爾哈赤,當時征伐大軍分四路劉綎就是其中一部,他統兵四萬,深入遼東的深山老林,尋找後金的主力決戰,杜松的兵馬全軍覆滅後,劉綎並不知情,努爾哈赤在打敗杜松後,主力逐漸集結然後從山上衝擊劉綎的部隊,後金的騎兵非常厲害,明軍損失嚴重,劉綎也拼死苦戰,身上被砍了數刀,血流如注,依然怒目殺敵,最後力竭而死。劉綎十五歲就參軍了,在他打仗期間,萬曆朝的三次大仗,還有和緬甸的邊防戰爭,平定南部少數民族叛亂等,劉綎是樣樣參與,真的是身經百戰。

在滿清和大明的恩恩怨怨中,薩爾滸大戰是不得不提的戰爭,這場大戰最終以滿清的勝利而告終,明朝損失的不僅僅是兵馬錢糧,還把萬曆朝的猛將損失殆盡。其中就有萬曆年間的戰神劉綎,他可以說是明朝最後的一位國際性的大將了,因爲從南到北明朝的戰爭他幾乎都參加過。
劉綎十五歲就參軍了,在他打仗期間,萬曆朝的三次大仗,還有和緬甸的邊防戰爭,平定南部少數民族叛亂等,劉綎是樣樣參與,真的是身經百戰。萬曆年間緬甸新國王仗着自己國家統一,又有了點資本,就時不時的對明朝的邊界進行騷擾,緬甸的主力部隊是大象軍,大象軍團一度讓明軍喫了不少虧。當時的黔國公沐昌祚帶領的明軍將領一起抗敵,正在相持不下的時候,大將劉綎率兵來援,劉綎一來形勢直接逆轉,叛亂的緬甸人是望風歸降,都知道劉綎的大名,而不敢交戰。於是劉綎派兵深入緬甸,緬甸人壓力巨大,最後綁着叛亂的首領,投降了劉綎。
緬甸叛亂剛平息,羅雄又發生叛亂,劉綎跟救火員一樣,又去羅雄鎮壓叛亂,去了連克三城,羅雄之亂很快的平息。後來日本的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接着侵略朝鮮,本來想着以朝鮮作爲跳板來攻打中國,劉綎給皇上上疏,請求自己帶五千人馬,去平定朝鮮。萬曆皇帝喜歡他的勇氣,於是派他去了朝鮮戰場。
劉綎到達朝鮮戰場上的時候,很多倭寇正聚集在一處山崖上憑藉着山崖峭壁在負隅頑抗,劉綎帶領着人馬,不顧危險,從懸崖後面攀巖而上,出其不意出現在了倭寇的後面,直接殺敗了倭寇,取得了重大勝利。在朝鮮局勢平定後,回國沒幾年,播州的土司又造反了,總督上疏直接要求劉綎出面去平定叛亂。
劉綎於是帶領兵馬到了播州婁山這裏,叛軍在山上設置了重重的障礙,劉綎於是帶頭從正面攻擊,分了兩路兵馬從兩旁迂迴,敵人從山上扔石頭,擊殺了劉綎不少的軍士,從山下攻擊是十分有難度的,劉綎卻毫不退縮,躲避着襲擊一點點的前進,終於和兩路兵士匯合,一起擊潰了叛軍。
在遼東努爾哈赤起兵後,明朝政府感到壓力很大,徵調了全國各個有能力的大將去征伐努爾哈赤,當時征伐大軍分四路劉綎就是其中一部,他統兵四萬,深入遼東的深山老林,尋找後金的主力決戰,杜松的兵馬全軍覆滅後,劉綎並不知情,努爾哈赤在打敗杜松後,主力逐漸集結然後從山上衝擊劉綎的部隊,後金的騎兵非常厲害,明軍損失嚴重,劉綎也拼死苦戰,身上被砍了數刀,血流如注,依然怒目殺敵,最後力竭而死。他的養子和身邊的參將,全都戰死,幾乎沒有人突圍。
劉綎使用的大刀有一百二十多斤重,在歷史上劉綎也被稱爲劉大刀,劉綎自幼習武,打仗數百次無一敗績,爲什麼會敗給女真人呢?主要是明軍軍隊的騎兵太差了,遼東地勢很廣,後金的騎兵善於奔襲,機動性很快,給明軍在戰場上造成了大的傷亡,從此明朝和後金攻防易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