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八十一》有記載:“開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遣使詣闕。上令所司訪其風俗。使者言倭王以天爲兄,以日爲弟,……無城郭。”“開皇”爲隋文帝楊堅年號,“倭”即日本舊稱。

這裏說的是開皇二十年,日本姓阿每的皇帝派遣使臣去面見隋文帝楊堅,隋文帝則按照禮節派使臣去日本訪問當地風俗。訪問完後,使臣回來稟報說,日本皇帝把上天當做兄長,把太陽當做弟弟,並且沒有修築內外城牆。《康熙字典》記載:“內曰城,外曰郭。”

由此可見,到了公元600年的時候,雖然日本已經從百濟那裏求得佛經學習了文字,並且從北魏時期就開始和中國“相通”,但日本古都城卻始終沒有修築城牆。究其緣由,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原因,一是宗教信仰。

一:“大海之中依山島而居”——日本

1.天然少外敵的古日本。

古代造船能力不發達,作爲四面環海的日本自然而然不像中原上的中國一樣,需要整日防範各種外敵侵擾。因此,對於他們來說,人力災禍遠遠不如天災可怕,與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建築城牆,不如多留些時間精力去出海捕食增強體力,讓自己在天災來的時候能跑得更快。

日本自古火山、地震等各種自然災害頻發,《日本史概說》有言,“主要的山系有,沿列島中心線走向的北彎、南彎的兩個山系和與之平行的火山脈,以及在本州島中部與其相交的富士火山山脈。……水位因地區和季節變化很大,因此,缺少舟楫之利,經常有洪水爲患。”

這裏能看出,日本因爲特殊的地形原因,經常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即使建築了城牆,以當時的建造技術,也會在頻繁的地震下被震塌,從而壓死更多人。

不僅如此,當洪水爆發時,人們都慌忙跑向最近的高地,而一旦建築城牆,則無論居住在哪裏都需要先跑到城門,這一跑一找的時間,人就已經淹死大半了。

2.不建城牆以散溼潮。

《日本史概說》有記載:“冬天的季風,從十一月到三月初最強,帶有大量水蒸氣。夏天的季節風從四月中旬吹到八月末九月初,風中也含有大量水蒸氣。”

日本四面臨海,水汽本來就豐厚,再加上基本從年頭吹到年尾的季風帶來的大量水汽,其潮溼程度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在四周建起又高又厚的土城牆,城內必然悶溼至極,讓人無法接受。

因此,不建城牆,讓自然海風帶走過剩水汽是最好的選擇。

二:“太陽昇起之地”——日本

1.敬佛且尤信巫覡的古日本。

《隋書》記載:“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覡。”《說文》有言:“覡,齋肅事神明也。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從這裏能看出,日本第一次接觸到的文字就是從百濟那裏求來的佛經,不僅如此,當地人們還非常迷信,特別相信那些能舉行祭祀儀式侍奉神明的巫人。

《隋書》曾記載,說在漢桓帝到漢靈帝之間,古日本國國內大亂,當時有個叫做卑彌呼的女子,能夠以鬼魅手段迷惑衆人,於是大家都擁立她來當王。

“鬼魅手段”是編纂《隋書》的人的說法,事實上,如果根據時間線尋找,在《新唐書》的記載中,這位“鬼道惑衆”的女王其實是開化天皇的曾孫女“神功天皇。”而在日本歷史中,天皇多與佛教神佛有關,如仲哀天皇被說是鎮國香椎大神,應神天皇又被稱爲是八蕃菩薩。

佛教最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爲自古敬佛信神的日本,自然不可能去專門建造一堵高高的城牆來阻擋四周自然。

2.崇尚自然。

《隋書》寫道:“其國書曰:“日出處天子至書日沒處天子無恙。”帝覽之不悅。”這裏是說當時的日本大王派了數十人來隋朝學習佛法,大王在僧人們帶去的國書上寫着,“太陽昇起地方的天子寫信給太陽落下地方的天子,向他問好。”

隋煬帝一看就不開心了。日本王居然說隋煬帝是“日落”天子,他聽了自然不高興。不過從這裏就能看出日本對於太陽這一類自然事物的嚮往。

《新唐書》是第一本用“日本”這個名字的正史,據其文字記載,當時日本粗略的瞭解漢字後,對於“倭”這個字眼非常厭惡,因此立即根據“近日所出”的說法將自己國家的名字改爲日本。從這件事也能看出日本人確實相信他們與太陽這些自然之物有某種神祕的聯繫。

三:爲何日本古都城無“城牆”?

1.古代缺乏有效的海上進攻手段。

在沒有合適的海上作戰工具時,四面環海的日本基本上遇不到外來敵對勢力的侵擾,因此,他們並不需要依靠建築城牆來提高安全感。

《日本史概說》有言:“由於過去地殼變動十分劇烈,結果使日本的地形極爲複雜。這種多山、狹窄的地形給日本的文化與歷史帶來了很大影響。歷史上屢屢出現地方政權,大概也是由於這種地形零散的緣故。”

日本多山地的地形使得他無法像地處大平原地帶的唐朝一樣建立四方的都城,事實上,日本後來的都城平安京、平城京,正是仿照唐朝的長安城所建築。

然而與唐都城不相同的是,日本出於地形原因大大增加了都城內的各向道路,且並未像唐都一樣設置衆多土牆,只在都城最外側的北面象徵性地築了一面牆。

對於不需要過多考慮外敵威脅的古日本統治者,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島上各地之間的交融性,他們需要的是依據不同地形修建各種小路,而不是修建過多的城牆阻礙各地人們交流。

2.生存所需。

日本特殊的地形造成了他們必須要時刻做好逃難準備,無論是隨時可能噴發的活火山,還是不打一聲招呼就塌屋裂土的地震,亦或是隨着季節變化而出現的各種洪流,對於古代的人們來說都是巨大且無法防範的災難。

因此,爲了方便快速逃跑,日本自然不會選擇在周圍建造城牆來將大家的逃跑路線全部堵死。

《晉書》中有關於日本地理的詳細記載,說日本位於東南方的大海當中,據海島成國,島上土地多爲地質堅硬的山地,且樹林分佈廣泛,因爲缺乏用來廣泛種植農作物的田地,所以島上人們紛紛出海捕獵,通過海物來填飽肚子。

據記載,爲了“厭水禽”,日本的男性全部都要“黥面文身”。雖然後來他們通過與唐朝先進文明地接觸瞭解到刻字紋身並不能威嚇海物,但從“男子無大小”全都要“黥面文身”就能看出日本對於出海一事的依賴程度,以及當地匱乏的其他食物資源。

所以,作爲一個靠海喫海的國度,如果在國都四周建上高高城牆,那不僅不方便統治者視察出海情況,更加不方便爲了生存需要經常下海捕撈的百姓。

3. 對於自然事物的親近與敬畏。

日本對於文字的初始印象來源於從百濟那裏得來的佛經。《宋史》中有記載,說在雍熙元年,日本的國僧大然和他的五六個徒弟穿越大海來到中原。當時人們問他們日本的情況如何,因爲語言不通,他們只能用文字表示,國僧寫道“國中有五經書及佛經、白居易集七十卷,並得自中國。”

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宋太宗時期,但日本國中的主要書籍仍然是佛經,不僅如此,從隋至宋,日本派遣來的使臣都是僧人,且派遣的主要原因都是想向中國求取佛經,由此可見他們受佛教影響之深遠。

在佛教的思想沐浴下,日本人將太陽、山、海等自然事物都進行了“神”化,認爲許多的自然景象和自然事物都是天神,需要常懷敬畏之心對待。對於那些能主宰他們命運的神靈,統治者們親近都來不及,又怎麼可能用高牆來將其阻隔。

四:總結

日本古都沒有城牆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四面環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他們歷史悠久的宗教信仰。

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他們比起防範外敵來說,更需要的是時刻警惕頻仍天災,而無論是地震還是山洪,城牆都是阻撓他們逃生的障礙物,不利於百姓生存。

同時,潮溼的海風和含有大量水汽的季風一年四季都在這塊海島上徘徊,如果再在四周建上高高土牆,不僅水汽無法排出,等到了夏日,城中會更加酷暑難當,因此統治者即使在接受了唐朝的先進文化建造新型都城後,依舊沒有在都城外側建立城牆。

日本是在佛經傳入後才認識到文字,可以說,佛教的思想體系對於日本影響深遠,在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下,深受佛教神學薰陶的日本人自然而然地對那些無法對抗的自然力量產生敬畏心理,並將其當做天神來崇拜。

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沒有選擇建造又高又厚的城牆,因爲這樣既是對神明的不尊重,也阻礙了他與神明的緊密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