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宁水务集团深入贯彻江宁区委区政府部署,严格按照城建集团要求,强势推进供排水保障、农村污水设施建设等产业并驾齐驱、协同发展,发挥城市大水务运营主体、水务资源整合主体、水务市场拓展主体、水务资本投融资主体“四大主体功能”,有力助推强富美高新江宁建设。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江宁水务集团坚决履行国企担当,全力以赴确保城市供排水安全,为全区人民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坚实的用水保障。春节至今,全区日均供水量60.3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确保供水,守住“生命线”

江宁水务集团负责管理长江江苏段“三个第一”:第一水质监测点——铜井河水质监测站,第一取水口——子汇洲水源取水口,第一水厂——滨江水厂。集团建有国家级实验室认可(CNAS)的质量检测中心,已形成完整的水源监控、取水、制水和供应全生产链,独立自主、体系完整、保供有力的区域性供水产业,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支撑。2019年,集团总供水量2.59亿吨,日均供水70.9万吨。预计到2020年底,集团供水能力将达到135万吨/日,自来水深度处理率将达100%。

供水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对江宁水务人来说,保供是常态。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为了群众用水无忧,集团上下迅速行动,对各水厂、泵站严格实施厂区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对所有来往人员进行排查和体温检测,职工均佩戴口罩上岗,严防死守,杜绝风险源入厂入岗。与此同时,集团每天对办公、生产区域等重点场所实施两次规范消毒。各水厂生产运行、调度管理、水质监测正常开展工作,确保24小时不间断安全优质供水。

水质检测方面,集团始终严格做好自来水生产的工艺与水质管控,严格落实水厂班组、化验室及集团监测公司三级水质监测,加强对水厂原水、出厂水质及管网水质点的采样检测。全区自来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且优于国家标准。

管网抢修方面,江宁水务集团抢修中心,六个大型抢修班组、四个小型服务班组全天候待命,确保做到小修不过夜、大修连续干,保证抢修的及时率。应急送水车也是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江宁水务服务范围达1500平方公里,抢维修任务繁重。截至目前,已完成大小抢修2000余次,全力保障居民用水。

用水服务方面,集团秉承“用心、细心、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了由96889611热线服务中心、客服营业大厅、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组成的立体服务体系。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水务集团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集团服务热线96889611每天24小时不间断接听市民用水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受理96889611、12345等各类热线近20000件,满意率均为97%以上。抓好排水,把好“治水关”

城镇污水处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多年来,江宁水务集团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思路,以“扩容量 提标准”两个基本点为中心,一方面提高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标准,加快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加紧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作,全力提升污水处理标准。

目前,集团共管辖18座污水处理厂,2019年底污水处理产能达到63.2万吨/日,年污水处理总量1.42亿吨,处理合格率达100%,为江宁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把好“治水关”,农村污水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江宁水务集团承担了江宁区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去年以来,集团完成对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查摸底,分类推进新建、改建、重建工作。

全区共1475个自然村需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其中2019年前已有704个自然村建成。目前,已完成总体进度的75%,预计6月份全部建成。此外,结合智慧水务,正在同步建设江宁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届时江宁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将实现全覆盖、全监控、全达标。

江宁水务集团日常扎实的软硬件投入也为战“疫”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疫情影响江宁区后,集团上下严阵以待,要求各污水处理厂加强运营管理,从生产工艺、设备药剂、防护措施和后勤保障等全面落实防疫措施,一方面加大出水中粪大肠菌群数指标的检测频次,一方面通过加强紫外线消毒强度和适度投加次氯酸钠进行强化消毒,确保粪大肠菌群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筑牢城市排水安全防线。强化管理,提速“智慧化”

为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水源、原水、供水、污水、管网及污泥处理处置、再生水、水环境治理等全水务产业链信息,实现水资源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江宁水务集团按照“低碳水务、安全水务、民生水务、效益水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筹规划智慧化建设,分别从信息采集、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以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出发,积极推动智慧水务的建设。

2019年12月,集团正式开启“智慧水务”顶层设计。2-3年内,江宁“智慧水务”平台将集地理信息(GIS)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水力模型系统为一体,主要包含水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艺监控、数据分析、运营管理等功能,可实时掌握水质情况、节点现场情况、设备工艺运行等情况。“智慧水务”建成后将实现感知内容全覆盖、采集信息全掌握、传输时间全天候、应用贯穿全过程,系统能够给出相关的辅助决策预案作为参考,可以有效提高水务产业管理和利用的明确性、高效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智慧水务”建设一方面能极大提高集团运维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政府、水务集团与用户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平时,可以方便政府对集团的精细化管理;用户的投诉能够及时反馈、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当遭遇水突发事件时,可以对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对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便捷、温馨的服务,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地告知社会公众,并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用心用情,当好“答卷人”

寒冬已过,春色渐浓。面对疫情防控与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两手抓”“两战赢”新要求,江宁水务集团创新举措,拿出拼劲,用心答好“四张答卷”,即“安全保供、污水处理、国企改革、队伍建设”。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江宁水务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局早已谋划,江宁水务集团将高标准加快重大项目推进,2020年计划除了加快推进滨江水厂二期工程、滨江输水管线工程、南区污水厂二期工程、城东污水处理厂工程等续建项目外,还将持续优化供水服务,深化水务一体化工作,对标国内领先水企,积极探索传统国企现代化转型道路,不断推进现代水企建设,积极拓展市场业务,扩大投融资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

征程万里云鹏举,笃力奋楫绘长卷。展望未来,江宁水务集团将用心用情践行江宁城建集团“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生态水务”“活力水务”“幸福水务”,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宁贡献新的力量!通讯员 滕露璐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端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