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师傅告诉记者,去提货的时候,蔬菜都被一份份包装得好好的,没有其他顾客挑拣,店员扫了码,你就可以“无接触”自提取菜了,价格还真的挺实惠。苏宁小店岱山片区督导陶轩告诉记者,苏宁小店在特殊时期的“无接触自提”买菜流程很受人欢迎。


宅在家就能逛好菜场 价格实惠还能“无接触”自提新买菜技能你GET到了么?

面对疫情,大家对生鲜蔬菜、米面粮油等民生必需品的需求一点都没有减少,每天都需要买菜。而让不少市民大喜的是,他们最近学会了不少新技能——包苏宁小店APP、饿了么APP、盒马鲜生在内的互联网大鳄,都可以使用“宅”在家就能买菜的方法,也让大家直呼方便。

宅在家就能逛菜场:

多家互联网大鳄布局线上菜场


宅在家就能逛好菜场 价格实惠还能“无接触”自提新买菜技能你GET到了么?

住在福润社区的曹师傅告诉记者,春节过后,菜价非常高昂,5元一斤的上海青、40元左右一斤的猪肉……不仅贵,而且相对密闭的菜场是否安全都是他担忧的,最担忧的是,这些菜都被挑挑拣拣,“人们都去触碰,会不安全吧”?不过最近他在小区的交流群学到了新技能:“之前用盒马鲜生的很多,后来盒马鲜生使用的时候常常提示预约满了,我看到家门口苏宁小店挂出了招牌,苏宁小店APP就能线上买菜,头天手机预订,第二天直接去小店取货。”曹师傅告诉记者,去提货的时候,蔬菜都被一份份包装得好好的,没有其他顾客挑拣,店员扫了码,你就可以“无接触”自提取菜了,价格还真的挺实惠。

事实上,不仅是苏宁菜场,阿里体系的盒马鲜生,饿了么、美团买菜等各大电商大佬都想在生鲜零售市场这块亿万大蛋糕中分一杯羹。“互联网买菜”衍生出了到店自提的履约形式,的确很契合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少接触”甚至“不接触”的群众心理需求。

苏宁采取的是线上预订,第二天“无接触”自提的方法;盒马鲜生采用的是直接APP下单后配送的方法。而饿了么则是饿了么下单、外卖送到家的形式,消费者可在订单备注栏选择“无接触配送”,要求把货品放在如门口、前台等指定位置再前去取货,不用直接接触。

记者体验:

头天预订第二天去家门口“无接触”自提


宅在家就能逛好菜场 价格实惠还能“无接触”自提新买菜技能你GET到了么?


宅在家就能逛好菜场 价格实惠还能“无接触”自提新买菜技能你GET到了么?

线上菜场的价格如何,提货是否真的很方便?记者也进行了尝试。2月3日,记者使用苏宁小店的APP,里面已经有“时令蔬菜”“肉禽蛋品”“海鲜水产”等多个选项。3.58元一份(约350-400g)的西兰花,2.28元一份约500g的矮脚黄、20.7元一条350g的鲈鱼、39.8元一斤的香草猪梅肉、29.8元一斤的后腿肉……累计下单了百元左右的蔬菜。


宅在家就能逛好菜场 价格实惠还能“无接触”自提新买菜技能你GET到了么?

订单提交后,很快收到提示,苏宁菜场已接单,而2月4日的上午,则显示蔬菜已到店。记者来到福润社区附近的苏宁小店,这里专门在冰柜区开辟了一个“菜场取货专区”。这里的蔬菜都已经用保鲜膜或塑料袋一份份包装好,而记者出示取货码之后,小店的服务员拿出手机扫了扫,立即就把记者下单的菜品交给了记者。

苏宁小店岱山片区督导陶轩告诉记者,苏宁小店在特殊时期的“无接触自提”买菜流程很受人欢迎。他告诉记者,店员只需要扫一扫客户的手机,消费者的整个买菜流程几乎不会发生人员接触,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无接触服务。“现在很多店面每天的订单都是原来的两三倍,因为苏宁菜场的原则就是‘不涨价’,所以价格方面我们也很有优势”。

目前,南京紫金东郡苏宁菜场的销售额一天即可达到八九千元,日订单量有二三百单。为了保障居民的“菜篮子”,满足疫情期间大家囤货的需求,苏宁菜场已经紧急调货,保障各类菜品的及时供应,先后联合野里河全国备货800吨小店专供大米、联合福临门全国备货1050吨米面油、联合金龙鱼全国备货700吨米面油,保障疫情后方群众生活需求。同时,苏宁小店方面称,所有米面粮油商品,均为大品牌直接供货,品质有保障,防疫期间绝不哄抬物价。

蔬菜安全如何保障?

这些经验可以借鉴

疫情下如何保障蔬菜安全?苏宁小店方面也有不少经验,例如办公室、操作间、称重道具、框篮、叉车、刀具都要消毒。


宅在家就能逛好菜场 价格实惠还能“无接触”自提新买菜技能你GET到了么?

在蔬菜分装的操作间,每天到岗前,必须由专人测量体温,并做登记。所有工作人员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先佩戴口罩、手套,穿着白色工作服。每次进入操作间前,必须进行洗手消毒,并且不得低于22秒。每天作业前后,需安排人员对作业区域进行酒精消毒。作业人员分组分开作业,避免人员聚集。此外,还要求员工必须自己从家带饭,严禁外出就餐,并安排人员每天对就餐食堂进行消毒,包括微波炉的消毒。

店内每日都会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与清洁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卫生、安全的购物环境。同时,店内的工作人员也均配备了口罩,对于到店消费者店员们也会注意提醒口罩的佩戴。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杨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