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曾華說,目前最先進的理論模型,可以很好地擬合這個食雙星系統中褐矮星的質量、半徑和年齡等觀測結果。褐矮星和部分最小質量的恆星都被稱爲超冷矮星,發現更多的超冷矮星及其周圍的岩石行星,將會豐富現有的系外行星樣本種類。

(原標題:一次“巧合”,科學家發現第三例罕見褐矮星系統)

張曄/科技日報

它們比恆星小,是一種低溫且昏暗的星球;它們的質量卻比行星大,甚至擁有圍繞自己運行的行星;它們是宇宙中的“少數派”,很難被發現,關於它們的半徑、質量、年齡、光度等都披着神祕面紗……

它們就是褐矮星。近日,天文學家偶然發現了一個罕見的褐矮星食雙星系統,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


失敗的恆星

“褐矮星也被稱作‘失敗的恆星’,它們內部沒有像恆星那樣穩定的氫核聚變反應,所以它們的光度和溫度會隨着時間不斷降低,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天體。”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副教授張曾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第一顆褐矮星於1995年被發現。此後,科學家使用光學和紅外望遠鏡發現了幾千顆褐矮星。有一些天體被稱爲紅矮星、白矮星、巨星、亞巨星等,但它們都是恆星在不同演化階段的名稱。而褐矮星屬於“亞恆星”天體,與以上幾類恆星都不同。

此次發現的褐矮星食雙星系統更爲罕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三次發現這種系統。“所謂食雙星,是一種雙星系統,這類雙星的軌道平面傾角剛好與我們的視線方向非常接近,而軌道週期又相對較短。這樣,兩顆伴星在相互繞轉過程中,會週期性地相互遮擋。”張曾華說,此次發現褐矮星食雙星,源於一次偶然的“邂逅”:科學家在一次觀測中,把一臺望遠鏡對準了一顆已知的褐矮星。但突然之間,這個天體似乎變暗了大約90分鐘,這表明剛剛發生了掩食。因此,科學家很快意識到,他們看到的可能是一對褐矮食雙星。

在銀河系中,褐矮星的數目大概只有恆星的五分之一。而且,褐矮星的直徑比恆星的更小,因而發生掩食的概率更低。這也就導致它們難以被發現,到目前爲止,我們只發現了三個褐矮星食雙星系統。

“這次發現的褐矮星食雙星系統是這三者中最特別的。”張曾華說,首先是因爲兩顆伴星的光譜吸收線都可以直接觀測到,進而可以分別測量兩者的徑向速度,所以能更準確地直接測量它們的質量和半徑;其次,在這個褐矮星食雙星系統250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爲日地平均距離,約爲1.5億千米)外,還有一個已知的褐矮星伴星,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三褐矮星系統。

張曾華向記者介紹說:“通過觀測證實,它們是一個共生星族的成員,質量非常接近,也很年輕,就像是三胞胎,年齡大約爲4500萬年。”

並非人類的宜居地

褐矮星質量足夠大,卻又沒有穩定的氫核聚變,這種奇怪的特徵從一開始就引起了天文學家的關注,將其視爲理解恆星和行星形成過程的重要一環。

對於褐矮星,我們有着許多的疑問,發現褐矮星有什麼意義?褐矮星擁有自己的行星嗎?這些行星是否宜居?

“過去我們對褐矮星的研究主要來自一些理論模型,通過這次發現的褐矮星食雙星系統,我們就可以通過測量參數驗證模型。”張曾華說,目前最先進的理論模型,可以很好地擬合這個食雙星系統中褐矮星的質量、半徑和年齡等觀測結果。但是,通過理論模型計算出的光度卻高於兩顆褐矮星的實際觀測值。這表明目前的理論模型需要改進對光度的計算值。而對於冷大氣模型和低質量演化模型的修正,也必然會影響我們對氣態系外行星的研究。

既然褐矮星擁有接近恆星的質量,那麼它的周圍是否存在環繞的行星?科學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褐矮星雖然質量比較小,但是周圍也可以形成行星。”張曾華告訴記者。2004年,人類第一次通過直接成像觀測發現的巨型系外行星,其主星就是一顆年輕的褐矮星。2016—2017年,天文學家在一顆超冷矮星TRAPPIST-1周圍發現了7顆類地球岩石行星,其中有3顆行星處於TRAPPIST-1的宜居帶內。

褐矮星和部分最小質量的恆星都被稱爲超冷矮星,發現更多的超冷矮星及其周圍的岩石行星,將會豐富現有的系外行星樣本種類。“有了參數覆蓋範圍更爲廣泛的系外行星樣本,我們就能更好地從多個角度去研究系外行星的大氣特性和形成機制等。”張曾華說。

張曾華說,褐矮星主要輻射近紅外射線,可見光極少甚至沒有。我們能感覺到來自褐矮星主星紅外射線的溫度,但是卻很難看到它。如果在褐矮星的宜居帶內發現了岩石行星,並且進化出了外星生物,因此這些外星生物因爲需要適應在紅外射線環境下生存,可能與地球生物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們人類到了這樣的行星上可能會“很不習慣”。

延伸閱讀
  • 蘋果解除iPhone、iPad等產品購買限制 中國官網除外
  • 微軟CEO在戰疫中的多重角色:還要照顧腦癱的盲人兒子
  • 專家:感染者可結合中醫康復 五禽戲練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