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一個點到即止的問題,電視劇上王有勝只是捱了兩記耳光,原著裏可不是王有勝一個人守着倉庫被幾個人搶,是王有勝連長帶一個連守着繳獲物資,被友鄰部隊一個營搶去了,然後李雲龍帶一個團趕來,又把這個營圍起來,連機槍都架上了,事情鬧得可不小,但是與歷史上兄弟部隊之間,真的發生火併,開槍出現人員傷亡的事相比,不得不說五師的營長打人,和王有勝哭街,真的已經是都很剋制了,知道自己人不能動槍的大原則了。《亮劍》中,段鵬率領的突擊隊打進了一處城鎮,佔領了一個倉庫,留下王有勝看守,結果被友鄰部隊打了,看管的倉庫也被人搶了,李雲龍手下的突擊隊員,爲什麼王有勝捱了打會坐在街邊嚎啕大哭。

李三萬

摘要:《亮劍》中,段鵬率領的突擊隊打進了一處城鎮,佔領了一個倉庫,留下王有勝看守,結果被友鄰部隊打了,看管的倉庫也被人搶了。李雲龍手下的突擊隊員,爲什麼王有勝捱了打會坐在街邊嚎啕大哭?

《亮劍》中,段鵬率領的突擊隊打進了一處城鎮,佔領了一個倉庫,留下王有勝看守,結果被友鄰部隊打了,看管的倉庫也被人搶了,李雲龍手下的突擊隊員,爲什麼王有勝捱了打會坐在街邊嚎啕大哭?

因爲很簡單,太委屈,太憋屈了,自己喫了虧,偏偏對方還不是敵人,是一幫混不講理的友鄰部隊,要說友鄰部隊的帶隊營長搶東西歸搶東西,原也沒打算打王有勝,是王有勝一個人鎮不住對方一羣人,手裏有槍的人當然就試圖拿槍嚇唬別人,但對方也是戰場上血火拼殺出來的,根本不喫這一套,反而因爲王有勝先動槍,就給了他一巴掌。王有勝一個小兵,對方人比他多,官比他大,他徹底沒轍了,看守倉庫的任務失敗,完不成自己任務,自己部隊的戰利品遭受損失,他還不能像跟敵人作戰時一樣去拼命,年紀又輕,沒什麼人生經驗,心裏又是急又是委屈,可不是就只能坐在街邊嚎啕大哭了。

當然,王有勝可不是孬種,在原著中,王有勝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小兵,而是一個連長。在電視劇中,王有勝的角色也不是二師的普通一兵,而是段鵬手下的突擊隊員,是李雲龍師長都能直接喊得出名字的兵。試問這樣的兵,能夠是孬兵嗎?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李雲龍和段鵬手下,就不可能有孬兵生存的空間。

段鵬帶領王有勝等人打先鋒,而段鵬的偵察連,則是給二師打先鋒,王有勝就是其中一員,能差到哪去?

正是在一路衝鋒的時候,發現一個大院的門突然打開了,裏面衝出了幾個國民黨兵。段鵬等人直接開槍把這幾個人突突了。然後衝進院子,發現原來這是一個軍需倉庫。段鵬進去一看,裏面都是被服鞋襪,於是段鵬等人就抓緊時間把自己腳下的布鞋換成了皮鞋之後,繼續前進,命令王有勝留下看守倉庫。

王有勝往倉庫門上貼上“二師繳獲”的封條,王有勝接到這個任務時,很高興,因爲他覺得這個任務很好完成,不就是守倉庫嗎?現在城裏城外都是自己的部隊,誰還會來搶呢?更何況還有封條呢!

守在倉庫門口的王有勝很自豪,自己的部隊二師可是打下這座城鎮的先登呢!而段鵬的偵察連則是二師的尖刀部隊!這就是一個王牌部隊帶給他的榮譽感。

但還沒等王有勝高興多久,這份喜悅就被五師的兵擊破了,正當王有勝熱情地跟來往的部隊打招呼的時候,五師的一羣兵來到了倉庫前。在原著中,帶隊的是五師的一個營長。他非常不服氣,又是二師搶了戰利品,於是不分青紅皁白就把門上的封條撕了,要進去看看。王有勝想攔,但是攔不住,對方人多,他只有一個人。五師的那個營長看到裏面全部都是被服之後,就命令手下一人扛一箱,要拿走這些二師的戰利品。王有勝拿起槍,對準了搶戰利品的五師官兵。如果是敵人,他早就開槍突突了。可是此時他不敢開槍,因爲他們是自己的部隊。師的營長看王有勝膽敢拿槍對着他們,直接就一記耳光把王有勝打在了地上。

王有勝就只能坐在地上一邊哭,一邊罵,罵的都是他的心裏話:要戰利品有種自己打去,搶我們的戰利品,叫什麼能耐,蠻橫的東西。搶我們的東西,不要臉的玩意兒。

確實,誰站在王有勝的位置上,除了罵,也不能幹別的。誰叫他們都是自己人呢!

就在這個時候,正好看到李雲龍帶着部隊過來了,王有勝立即奔上前,向李雲龍哭訴伸冤,說明了事情的經過。李雲龍聽了之後,拔出手槍就向空中開了一槍,再大罵一聲,把五師的人一下鎮住了。李雲龍說:有能耐自己去繳獲,老子不是地主老財,用不着你們來打土豪。接着李雲龍讓王有勝把挨的打,再打回去,讓對方長長記性。在李雲龍看來,自己的手下不能這樣捱打,二師的人,丟不起這個臉。王有勝非常果敢地走到那個五師營長面前,狠狠地給了他兩個耳光。王有勝打了五師的營長之後,五師的師長李慄也到了。李慄見到這個情景,也要爲自己的手下撐面子,就問李雲龍:你怎麼能命令部下打我的人呢?李雲龍馬上頂了回去,我是在替你管教,現在就學會搶東西,以後還不欺男霸女啊。李慄在李雲龍這裏討不到好,只能灰溜溜招呼自己手下走了。

整件事,還好李雲龍及時趕到,把被搶去的東西又給搶了回來,還讓王有勝把捱了的巴掌也抽回來。搶東西的部隊是五師,五師師長也趕來了,開始還爲自己手下討說法,卻被李雲龍一通暴脾氣給噴回去,事情也不了了之。王有勝這事,是用來反映李雲龍部隊一貫的“兩頭冒尖”的特性,無論原著還是電視劇,都是從一開始就反覆強調李雲龍的部隊“兩頭冒尖”,讓上級又愛又恨。電視劇裏大家要注意,五師的營長明顯就是看見了二師的封條才火大了起來:“二師!怎麼又是二師?!”這句臺詞很有內涵,說明五師不但已經在戰利品方面喫過二師的虧,顯然還喫的不少。

這個問題的答案得從電視劇裏面找,有的人說小說裏面的情況,可是小說和電視劇的出入還是挺大的,所以談到這個電視劇裏特有的情況,必須要往電視劇來解釋,當然編劇在這方面還是挺用心的。

在趙剛到李雲龍的二師擔任政委以後,又接到上級命令,調去當縱隊政治部副主任,這個時候李雲龍回來,趙剛就是在寫那些封條,也就是後來爆發衝突的時候,那些被撕掉的封條,李雲龍當時就感嘆了一句,說還是咱們政委好啊!我們繳獲的很多戰利品都被兄弟部隊打劫,有了這個東西以後打官司都硬氣一點。

連李雲龍本人都對這種事情沒有任何辦法,更何況王有這樣一個小兵。在這種衝突裏面,如果不是趙剛給李雲龍寫的那些封條,說不定這場官司真的會鬧到野司那裏,李雲龍都撈不着什麼好,也就是人家把你的戰利品給搶了,然後你鬧到野司,最多就是告訴你要以大局爲重,也就是拿了幾雙鞋子呀。

李雲龍的無奈可想而知,但對於他來講這件事情只是一種無奈,畢竟是兄弟部隊,打完了仗總會出現這種情況,總會有喫肉和喝湯的問題,所以無奈歸無奈,這事兒還是少說爲妙,畢竟不能把矛盾給公開化。

可是呢,對於王有勝來講,這些東西可不簡單,大家記得這些東西是怎麼拿過來的嗎?都是自家兄弟拼死拼活從敵人手裏奪過來的,有的地方甚至還有自己戰友的鮮血,一些戰利品對於王有勝和他的部隊來講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雖然只是一些普通的軍裝和鞋子,可他卻不能讓這些東西白白被別的部隊搶去。

但是,面對這種情況他卻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看着被別人搶,而且是被兄弟部隊搶,這心裏面有多委屈,那可能大家無法體會到那種感覺。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辛辛苦苦寫了一篇論文,然後要交給出版方進行出版的時候,結果出版方就告訴你有人已經遞交了一篇相同的論文,一看就是你兄弟看了你的文章,然後直接把這文章給複製粘貼上去了,你心裏有多憋屈,你跟他吵可以,你們倆直接揍一架,那沒問題,可這是解放軍與解放軍之間,如果互相打架,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被逼無奈之下,自然只有哭了唄,這事兒要不是李雲龍趕來替他做主,可能這場故事的結局就以最後王有勝挨頓批,五師搶戰利品的那一批人反而受到表揚,這樣的結局,你覺得這種電視劇,如果演出來那還有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點到即止的問題,電視劇上王有勝只是捱了兩記耳光,原著裏可不是王有勝一個人守着倉庫被幾個人搶,是王有勝連長帶一個連守着繳獲物資,被友鄰部隊一個營搶去了,然後李雲龍帶一個團趕來,又把這個營圍起來,連機槍都架上了,事情鬧得可不小,但是與歷史上兄弟部隊之間,真的發生火併,開槍出現人員傷亡的事相比,不得不說五師的營長打人,和王有勝哭街,真的已經是都很剋制了,知道自己人不能動槍的大原則了。 軍隊歷來有爭搶資源的傳統,任何資源都是戰鬥力最直觀的保障,往往還越是能打的部隊搶起資源來還越腰桿子硬,越理直氣壯,別看這裏是五師搶了李雲龍二師貼好封條的繳獲物資,咱們看着是沒道理,他說自己不是地主老財,用不着別人來打土豪,等他搶別人貼好封條的物資,話可就變了:一顆手榴彈給你可以炸三個敵人,給我可以炸五個敵人,憑啥給你不給我?!

解放戰爭就是我軍窮苦慣了的各部隊,都突然面對着凱申物流送來的大洋財,終於明白靠勤勞的雙手,再也不用過三發子彈打場阻擊戰的苦日子了,搶起來眼紅的那裏剎的住車?尤其是中野的部隊,爲千里挺進大別山,幾乎丟光了所有家當,見到戰利品,那可是命可以給你,物資你就做夢去吧!後來戰史軍史對這方面,都是雲山霧罩語焉不詳的,但問題的嚴重性,上升到反覆提出來批判的山頭主義,然而就是偉人這麼大的威望,也從來沒有徹底解決這種說起來不顧大局,只顧小團體利益的做法。這也難怪,李雲龍就管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有事是我自己背鍋,東西被我看見可就是我的,別指望從五眼裏拔出來,也別說我李雲龍不顧大局,丁偉孔捷肯服個軟說說好聽話,咱老李也不是不講交情的人,怎麼的也得給個三瓜兩棗,不過話可得說清楚,這東西可是我的,是我給你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