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萬

摘要:在《亮劍》中,李雲龍有過兩段婚姻,第一段還沒真正入洞房,妻子秀芹就被日軍山本特工隊擄走了。第二段是和田雨,兩個人不但年齡差距大,而且出身、價值觀都有很大不同,你如何看待李雲龍與田雨的婚姻?

在《亮劍》中,李雲龍有過兩段婚姻,第一段還沒真正入洞房,妻子秀芹就被日軍山本特工隊擄走了。第二段是和田雨,兩個人不但年齡差距大,而且出身、價值觀都有很大不同,你如何看待李雲龍與田雨的婚姻?

李雲龍和田雨用傳統的眼光來說,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田雨出身於江南書香門第的大戶人家,從小受到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的薰陶,後來又上了洋學堂,相當於現在的貴族女校。只是因爲處在叛逆期,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並參加瞭解放軍,在解放軍醫院當了一名護士。李雲龍出身於社會底層,曾經是篾匠,只讀過兩年私塾,後來參加了黃麻起義,當上了紅軍。如果不是李雲龍受傷住院,二人根本沒有交集。

在醫院,李雲龍一眼就看上了田雨,只是老李怕直接表白嚇到了田雨,還請教了趙剛,採取了迂迴戰術,先和田雨拉近距離套近乎,兩人簡直成了兄弟,直到老李傷愈出院,就要返回部隊時,纔對田雨發起了總攻,田雨畢竟是閨中千金,加上年齡又小,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對李雲龍這位英雄當然是非常崇拜。自古美女愛英雄,在李雲龍這樣的謀略下,田雨終於同意嫁給了李雲龍。

於是他們就回到江南的田雨家,在徵得田雨父母同意後,就在南京的野司招待所,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婚禮。但田雨和李雲龍的婚姻並不是那樣的完美。結婚後沒兩天,李雲龍就拋下田雨,南下找部隊去了。直到全國解放後,他們才正式在李雲龍部隊的駐地成了家。這一成家,真正住到一起,田雨才發現兩人的差距是如此的大。例如分給李雲龍的房子,田雨一進房子就喜歡上了那幅俄羅斯油畫,還有鋼琴。而李雲龍則有着濃厚的地域性的審美觀,他喜歡年畫和剪紙。再如,李雲龍坐不慣柔軟的沙發,進屋就是一個摳腳大漢,這些都是粗俗的嗜好,是田雨無法容忍的,爲此二人經常爲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吵架,畢竟以前是兩個世界的人。

李雲龍是農民式思維,農民式審美,在興趣愛好上,在對待孩子教育上,可以說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有一段時間田雨真的感到了悲哀和絕望。幸好緊接着李雲龍就去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去了。李雲龍在南京軍事學院,又和田雨的同學張白鹿出現了狀況,還好田雨處置得當,老李纔沒犯錯誤,重回家庭。

一次田雨的父母來看望田雨,他們一眼就看出了田雨過得並不幸福。但是田雨卻笑着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完美,更何況他是我選擇的。

但兩人的關係卻是越來越差,田雨甚至想到了離婚。原因是她的父母被打成了右派,開除公職,送往北大荒勞改農場,李雲龍的態度居然不是同情,而是認爲理所當然。田雨對李雲龍極度失望,她選擇了與李雲龍分居,李雲龍也在一氣之下,住到軍部去了。之後來由於田雨也懷孕,兩人的關係才得以緩和了許多。

電視劇到此就結束了,而原著小說則一直寫到了文革,李雲龍被造反派祕密關押,田雨在李雲龍被關押後,向他表達了自己的心意。而李雲龍自殺後,田雨毅然決然的選擇與李雲龍同生共死。李雲龍希望她好好活着,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太委屈田雨了,但是這輩子已經沒有機會彌補了,只有等下輩子了。如果我們還能相遇,那時我還會娶你的。田雨明白李雲龍的心意,但是她知道沒有李雲龍她也是活不下去的。

回顧這段婚姻,田雨對李雲龍說:和你結婚,我曾經後悔過,但是早就不後悔了,而且是越來越愛你。我這輩子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多給你生幾個兒子,要是有下輩子,我發誓一定要多替你生幾個。老李,我要讓你知道,我是多麼的幸運。上蒼將你給了我,我太知足了,我的一生,真的非常非常幸福……

李雲龍被段鵬他們救出來之後,他執意要回到自己的家中,他不想走,不願走,不能走。他看着這個與田雨生活了十幾年的家,好像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爭的年代,又回到了那個野戰醫院,又看到了那時穿着白色護士服的田雨。他忘不了田雨和他分手時說的最後一句話:雲龍啊,你是龍,我是雲,龍和雲是分不開的。他有些遺憾,遺憾自己沒能多讀書,沒能活得仔細些,有滋味些,那樣肯定會更多些快樂的。李雲龍用楚雲飛給的勃朗寧打穿了自己頭……

李雲龍死後,田雨也在獄中割腕自殺了。

段鵬他們發現了田雨遺物中的一封信,信上寫的是南宋詞人陳與義的《臨江仙》: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歷史已成過去,李雲龍和田雨的悲劇結局,也並非婚姻不和造成,相反彼此在婚姻裏學會了忍讓和理解,他們在衝突和摩擦中不斷地貼近,爲對方愛到生死相隨。

比起趙剛和馮楠的精神高度契合,知己加愛人的完美伴侶,田雨雖有遺憾,相比之下顯得無足輕重,誓爲知己者死,亦足也。最終他們也同趙剛夫婦一樣,同生共死。

應該說,這段婚姻是戰亂年代的畸形婚姻—— 當然在《亮劍》裏,李雲龍這一段感情,蒙上了他自己去追求,田雨小姑娘也被他的英雄光環所迷惑,二者之間私人感情很重的面紗。可是大家一定不會忘記,書裏野戰醫院有一個非常讓人討厭的角色,就是田雨的領導,醫院政治部主任,用田雨的話來說,就是此人不是負責醫院工作的,是專門守着醫院,幫首長拉縴保媒的!整天就忙着給女同志做思想工作,介紹首長們的光輝歷史,個人爲中國革命作出的重大犧牲,然後“組織”上很希望……

你懂的,書裏描寫的是這位大主任利用這個方式,爲自己巴結首長,爲自己謀好處,賺首長人情,所以這個人看上去非常可恨可厭。可是我所知道的,解放戰爭勝利即將到來時,我黨我軍很多女同志多的單位部門裏,負責政工做思想工作的同志,幾乎都擔負類似任務,未必有私心,甚至要說有私心都是一片好心—— 自己熟悉的老戰友、老首長,爲革命貢獻了青春,自己給蹉跎了沒顧上個人問題,現在革命就要勝利了,全國就要解放了,自己負責的部門,正好也有那麼多女同志,熱心幫忙,做個紅娘說個媒,你憑什麼鄙視人家?那個年代,這些同志自己信奉並堅定執行犧牲個人,崇尚集體利益的信念,現在很多人看不慣那時利用“組織”,給女同志製造壓力,有強迫之嫌,可話說回來,你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妹子,我給你介紹個師長、軍長,你小姑娘家不懂裏面的好處,非傻乎乎要找個年紀相當的小年青,我逼你一下,以後你才知道好、知道該謝我,這也是一種常見心態。

所以說其實誰也不怪,要怪就怪那個世道,英雄也是人,在戰亂年代,刀口舔血幾十年活下來的英雄,像李雲龍一樣暴脾氣的多,像趙政委一樣,戰爭年代可以激情燃燒,和平時期可以溫文爾雅過日子的,那是麒麟指頭鳳凰翎毛。一開始女青年們參加工作,整體社會氛圍就是崇拜革命英雄,或組織上,或個人,與年紀大的首長們成家,在那個年代,也確實有一些個人犧牲,需要克服兩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習慣,成長環境,大多數其實就是捏着鼻子過下來的。在那個年代,這就行了,別矯情說什麼幸福不幸福的事,那時我軍有個“二五八團”的規定,想想不符合這個結婚標準的比例是多少?多少革命勝利後,解甲歸田的,回去找個老婆,還有幾十年要愁隔夜糧的日子要過,田雨、馮楠這些女性,好歹再也不用爲物質生活操心,下面還有多少嫁個老兵,接着過貧寒生活的的女人?

這就是非正常的動盪時代,一些非正常意義上的婚配,我可以理解,但不願意頌揚和鼓勵,無論哪個時代,無論怎麼說,婚姻這種東西,一旦開始說其中誰誰誰作出什麼犧牲,那就是非正常的一種婚姻狀態,因爲裏面已經失去婚姻當中夫妻之間最重要的平等狀態!夫妻兩人再自願再恩愛,類似老夫少妻之類的婚姻本身,對於社會來說,就是一種非正常態的婚姻,什麼是和平?和平社會最基礎的就是男女在當娶當嫁的適婚年齡娶嫁,老夫少妻的婚姻幾十年來從來只見老夫有錢、有權、有名,或者都有的,從來沒見過一無所有的老夫能娶上年輕貌美的少妻,這就是問題所在。同樣是李雲龍,假如他當時就是個連長,排長,照樣有英雄故事讓田雨傾心,兩人男歡女愛,他可以娶到田雨嗎?!恕我直言,在小說裏都不能!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