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有这样一位老戏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他出演的康熙帝却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甚至有人评价他,是最佳康熙皇帝扮演者,彻底演活了康熙帝。

除此之外,他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艺术。

在最近抗疫剧钟的扮演者投票中,他更是呼声一片。

他就是公认的“戏痴”,今年84岁的演艺界泰斗焦晃。

1936年生于北京的焦晃,一出生就赶上战争。从小他便跟着母亲和姐姐一路从北京逃难到重庆去投奔父亲。

到了重庆后,在众多说方言的孩子中,说得一口流利普通话的焦晃格外显眼。

到了小学四年级,老师挑选了焦晃出演小剧场的话剧。

这是焦晃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话剧。

在当时重庆的话剧氛围十分浓厚,有很多的戏剧大家聚集于此。焦晃的父母便总带他去剧场欣赏话剧,这更让他对戏剧充满了兴趣。

多年后,焦晃回忆于是之先生参演的《骆驼祥子》依旧印象深刻,他说:“他用这种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方式,令人心头直颤。5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对这个场景记忆犹新。”

高中毕业后,焦晃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话剧。

1959年,焦晃大学毕业就进入到了上海青年话剧团工作。

刚刚准备在舞台上发光的焦晃不幸的赶上了时代的洪流。

他整整9年没有戏演,年轻的焦晃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一度萌生出轻生的念头,还好他的母亲一直在旁边鼓励他,让他坚持下来。

好在十年结束后,焦晃又回到了戏剧的舞台。

他说,”人生最好的年华被迫与舞台隔绝,伤痛难以释怀,追赶时间的脚步不敢停歇。“

站在戏剧舞台的焦晃一分钟也不想耽误,他排演了《东进!东进!》、《无事生非》等一部部经典的戏剧,被人尊称为“莎剧王子”。

步入古稀之年后,焦晃更是和自己进行赛跑,他坚持一年一部舞台大戏,最大限度的创作。

他说,“戏剧不应该总是插科打诨,也不能一天到晚小剧场。演员都是有使命的,既然干了这个事,就要负责任。”

每一部经手的剧本,焦晃一定要自己重新梳理,做好笔记。反复斟酌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有时,为了更好的在舞台展现,他甚至会自己从头到尾写一遍剧本。

因为在焦晃心里,演戏没有一天太平日子好过,但没有任何的喜悦能和创作的喜悦相提并论。

在戏剧舞台上,人们把“南焦北于”的赞誉赠予给焦晃。但是这样的称呼让焦晃十分惶恐,

他说,“这是一个开过了头的玩笑,于是之先生是我的前辈,我无法相提并论。“

”我能做的只是一个个不同类型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除了在戏剧舞台上发光发热,焦晃在影视舞台上也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形象。

他是《雍正王朝》中的康熙,《汉武大帝》中的景帝,《乾隆王朝》中的乾隆。

他的演技让这些历史书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被认作是可记入教科书般的演技。

但是,他觉得出演影视剧只是”客串“,自己依旧属于话剧。

虽然现在他已经是84岁了,但是依旧对演戏痴心不改:

他劝告年轻演员,要读书,要理解角色,理解美。

他坚持自己,说没有艺术追求的表演,无论多少钱都不会演。

他说,我当了几十年演员,没偷过一天懒。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还想再演一两个戏。

问到原因,他说:“如果不演戏,我也就没有快乐了。”

部分素材来源:

焦晃:创作是唯一且终身的主题

焦晃,德高望重从不自骄的表演艺术家!

焦晃:生而为话剧

焦晃:不能稀里糊涂混饭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