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最令人記憶猶新的畫面有兩個:

  一、武大郎被兩個賤人毒死。

  二、武松爲哥報仇,殺死嫂嫂。

  有人會認爲武松身爲一警察人物,居然知法犯法,親手殺人報仇,實數不應該。其實真相是對方上面有人,武松報官被駁回,纔有了親自動手的做法。可在武松殺害潘金蓮之前卻有這樣一個舉動,那就是先扯開她的衣裳,這是爲何呢?難道真如傳言說的,武松惦記嫂嫂的美色,就算是殺兄之仇,將死之人都不放過嗎?

  也許你想象中的情節是那樣的,可是真實情節卻是:武松對嫂子一直都是非常尊重的態度,而且身爲警察的他,也是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官員。

  他在官府內沒有得到公平的結果,就回到家中自己解決,可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要是就地解決了潘金蓮肯定是死路一條。到時候兩命抵一命太不划算。而聰明的武松就想到一有力對策,先召集四鄰八舍來當證人,然後讓潘金蓮和姦夫寫下出軌過程,再讓潘金蓮和王婆子寫下謀害武大郎的過程。

  人證物證齊全了,武松便開始了報仇計劃。在古代有一條法律過失殺人不用償命,於是武松在攢足證據的前提下,扯開嫂嫂的衣裳,然後殺了她,爲的就是鑽法律空子,過失殺人這一條。武松殺害潘金蓮,西門慶上前制止,也被意外死亡。這樣一來。二人之死都是因爲爭鬥不小心造成的。武松既爲哥哥報了仇,自己也保住了性命,可謂一石二鳥啊!不得不說武松的冷靜、聰明異於常人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