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师教的都会!杭州一位爸爸焦虑:女儿才一年级就懂得太多了...

杭州吴先生的女儿今年9月刚上一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就上了很多提前教育的班,把一年级的课程基本都学会了。

来到小学之后,学习很轻松,接受知识没有太大压力。

这本来应该是件好事儿,但吴先生却很是焦虑,并拨通了西湖之声《城市报话机》电话寻求帮助……

“佛系”家长的“爱”与“怕”

吴先生夫妻俩,本身对女儿的小学学习生活都抱着“佛系”的态度,一直赞成零基础上小学,希望她从小学开始,重新培养自己的学习以及交际能力。

但后来,认识了很多女儿同学的家长,听到了很多关于“幼小衔接”的事情,夫妻俩就有些不淡定了。

虽说看过很多提前教育危害的文章,知道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但是耐不住周围其他家长都急冲冲的,在闲谈的时候还会跟吴先生说几句现在不学就跟不上啦”“从零开始不如先做铺垫”“我家孩子基本都已经学会了”……

无非是一个字:怕!”吴先生无奈地说,“如果大家都上了,只有我的孩子不上,她新学期上课万一跟不上怎么办?上小学后不适应怎么办?这样不就吃亏了吗?

对女儿全方位培养

其实本来从幼儿园开始,吴先生就开始对他的女儿进行全方位培养了,但都是女儿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画画、钢琴、艺术体操等等,从来没有强迫。只有学习辅导班方面是稍微动用了一点家长的权威。

于是在暑假,吴先生给女儿在学习机构报了一系列提前教育的班。

这个班除了立规矩之外,还有一些课业内容相关的课程:

拼音阅读、认字、运算能力、硬笔书法、音乐赏析、科学英语等,团购价格6千多。

因为英语不是外教,吴先生又另外为女儿报了一个单独的外教英语班,连着一年级下学期一起的。

“提前教育是大环境,我们也想让孩子上学之后更轻松一点。”吴先生表示,“因为小学一年级课程赶嘛,没有基础的孩子拼音很难跟上的。学过一年了,基本的基础有了,识读比较块,只要再纠正几个不熟练的音节就好。数学方面感觉一般。衔接班只是对加减法有了点概念,手指头还要掰的。一年级还是要熟背口诀多加练习。”

提前教育的弊端很快显现

“刚开学的时候,是感觉还轻松的,毕竟有底子在那里,每天学习成就感很足。回来一问,就说老师教的,基本都知道。点名回答问题,都能回答出来。听写什么的,都不用复习。和其他没有上过学的孩子相比,就明显很有优越感了。”

可是过了一个月开始,就出现了当初吴先生在网上看到过的那些提前教学的问题:女儿在课堂上经常觉得无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在一点一点消失。

检查作业时,发现本子上各种涂涂画画。

上课叫起来提问,不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重新说一遍问题,她还是会做的。

她觉得班上其他的学生都很笨,都比不上她。

“前段时间,老师跟我们说,孩子好几次作业没交上。但我们明明看她每天晚上都呆在房间里写作业,但怎么就没交上?她那几个小时在干嘛?所以现在每天,我都会检查一下她的作业。

但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吴先生发现,孩子握笔姿势有点怪怪的,手指都扭曲在一起,笔杆也向前倾。

吴先生女儿握笔姿势

后来去问老师,老师认为这是在幼小衔接班里养成的不良习惯:幼小衔接班报了早了的话,孩子骨骼发育不健全,握笔姿势就可能会有问题,因为握笔的力量和手指发育完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在骨骼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想要握住笔,发力跟正常人不一样。而幼小衔接班的老师也不注意这个问题,一旦形成习惯之后想改就不容易了。

女儿的逆反心理让爸爸束手无策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学习乐器也好、体操也好,都很优秀,一学就会。但我现在看她的学习态度,真的很担心。这可能是孩子对学习有了逆反心理了吧

吴先生坦言,马上学期就要过半了,会有一个期中的小测验不知道孩子的成绩会怎么样。

吴先生像《城市报话机》的听友喊话:现在正在专心寻找提升女儿学习兴趣的方法,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求帮忙!

专家来解答

对此,我们专门请到了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区青少年宫书记张敏老师进行回话。

曾任10年小学校长、从事教育工作27年的张敏老师表示,孩子这样的一种行为想法都很正常,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没有到一个内在驱动力被激发出来的时候,过早学习这些知识是违背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规律,可能会暂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放长远来看存在隐性的副作用。

孩子会自我感觉良好,课堂上就会没有专注力他会认为学习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儿,便误以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那么的简单,在思想上会轻视会引一系列学习上的错误习惯

接下来怎么办?

张敏老师说:“我觉得孩子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天造就,所以要想改变,也不可能短期内就有一个明显的改观。我给到这位家长的建议就是放下心来,父母先放弃焦虑的情绪,然后自己去学习一些怎么样教育孩子的知识,把焦虑的时间拿来多读一些书。”

张敏老师提出,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光里,面对孩子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会多少拼音、考试得几分重要得多。

“所以接下去的期中考试,家长不必看得太重,因为一次考试算不了什么。所以我觉得,家长还是要让自己的心态归零,然后去帮助孩子。比如说从每天做作业的状态去激励孩子,让孩子去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多带孩子去运动,多阅读不要把孩子所有的时间空间都堆满语文数学作业……因为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是童年的全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什么、怎么学,比分数更重要。”

希望这些意见对吴先生,以及杭城其他面临同样困惑的家长,都能有所帮助哦~

来源:西湖之声《城市报话机》栏目

值班编辑:芸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