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婚后的周芸很是黯然了一阵,她总结道: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全部都是咎由自取。只是3年过去了,虽然周芸按照婆婆喜欢的样子去努力改变,但是她发现效果微乎其微。

水比天娇原创,抄袭必究。

女子黯然: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

婆媳之间的“喜欢”,讲究一个缘分。

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总会有原因的,除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那种喜欢,同性之间除了投其所好,恐怕还得讲究一个缘分。婚姻里,两个生活和背景存在差异的人除了对彼此的喜欢,还需要应付其他家庭成员的各种关系,总之也不会简单。

最绕不开、也躲不过的还要属婆媳关系。婆媳之间如果能相互喜欢和欣赏,那么皆大欢喜,如果彼此欣赏不来,至少客客气气的,也能一团和气。但假如,婆婆和儿媳恰恰融合不了那可就伤脑筋了,要想未婚家庭的团结稳定,必然会有一方会做出牺牲。

不论是婆婆亦或是儿媳,从人性的角度而言,多少会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喜欢或是不喜欢一个人,我们总爱带有些许主观的色彩,婆媳也不能例外。一天两天的伪装还能蒙混过关,可是面对长久的婚姻生活,可能就会很难做到内心不喜欢,可是还得装出一副让人喜欢的样子。

女子黯然: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

朋友冬梅是个四十多岁的已婚女人,儿子都已经大学毕业,每年过年时,丈夫和儿子都会去婆婆那里会合,只有冬梅一人孤零零的在自己家里过年。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很不解,因为她的婆婆是个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从来没有大声和任何人说过话,为何冬梅和婆婆之间显得格格不入呢?

她却告诉我:婆媳之间的“喜欢”,真的讲究一个缘分。缘分未到,怎样两个人都亲近不起来。

冬梅自打结婚起,婆婆就没有给过她一个笑脸,因为儿子娶回家的不是她期望的儿媳,嫌弃冬梅是个孤儿,没有福相。生儿子前后,婆婆没给过哪怕一句关心问候的话足以让她寒心。之后的几年,她干脆也想明白了,你不喜欢我,我也就不去勉强,两人见面客气而疏远也挺好。

井水不犯河水,就是这位朋友与婆婆目前的状态。两个相互喜欢不起来的女人只要不住在一起,平日里反倒少了很多事端,平平静静的像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只有她们彼此之间明白,横在她俩中间的,是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女子黯然: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

嫁给“妈宝男”,注定了我和婆婆之间格局。

周芸嫁给于笙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是个“妈宝男”,但是那时候的于笙还没有完全忽略掉周芸的感受。两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于笙虽然凡事都会听从于女朋友的看法,可是他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冒出一些母亲的意见,试图让周芸明白,母亲对他的意义,他觉得母亲的话很有道理。

周芸那时候还对婚姻完全没有概念,盲目的爱情让她以为嫁给一个人只要得到幸福就可以了,什么家庭、婆媳都只是后面要考虑的事情。更为关键的是,她怀孕了。周芸的父亲很严厉的告诉于笙,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娶她。

而于笙又是毫无例外的听从于母亲的意见。未来儿媳未婚先孕,婆婆觉得这正是一个拿捏儿媳的好机会。她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周芸,认为配不上儿子。于家从经济条件上来说要比周家好得太多,所以她认为儿子有挑挑拣拣的资本,而周芸看着就是小门户的女孩。

周芸很敏感的感受到了婆婆的不喜欢,女人和女人之间有时候压根不用交流,一个眼神就已足够表达她的个人好恶。可是周芸那时候用直白的话来讲,为了和于笙的爱情能修成正果,什么也顾不上了。

两人结婚,没有彩礼,没有三金,甚至婆婆还要求婚后必须和她一起住。这些要求周芸都答应了。她的父母知道后非常愤怒,问于笙到底有没有喜欢过周芸,为什么要苛待她。于笙嗫嚅了半天才说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敢反抗母亲的意见。

好吧,两人结婚后果然如同周芸父母所想,一切都在强势的婆婆控制下,小两口不能有一点反对的想法。

女子黯然: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

对于不喜欢你的婆婆来说,婚前什么样,婚后无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周芸婚后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婆婆虽然很喜欢孙女,但是对孙女的妈还是整日横眉冷对。她无论做了什么事情婆婆都很看不惯,其实这也不奇怪,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吗?讨厌一个人,连呼吸都是错。

周芸能做的,开始是绞尽脑汁的讨婆婆喜欢,婆婆喜欢安静娴雅的女子,她就拼命朝着那方面去努力,无论打扮和穿着上都朝着淑女的做派靠拢;婆婆早上喜欢吃生煎包,她就学会做,家人还在熟睡的时候她起来给大家做早餐;婆婆喜欢每周周末去爬山,她就无论工作有多忙都抽出时间来陪着婆婆上山……

只是3年过去了,虽然周芸按照婆婆喜欢的样子去努力改变,但是她发现效果微乎其微。婆婆在亲戚面前提起她,依旧还是一副瞧不起的样子,让她内心很是受挫。真的冒出离婚的念头,引子是一次家庭聚会。

亲戚们都来家里做客,像往常一样,周芸和保姆在厨房里做饭,婆婆陪着大家一起聊天喝茶。本来大家都是闲聊,有位亲戚随口夸了周芸几句,无非就是羡慕婆婆的福气,有这么乖巧的儿媳妇。谁料到婆婆冷哼一声接话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她还不是看着我们于家的家产才嫁进来的。跟她母亲一个德行,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主儿。

女子黯然: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

如果说婆婆平日里的挤兑周芸能够忍耐,那么都是因为丈夫和女儿,她爱着这个家,不愿因婆婆不喜欢自己而让家庭有裂痕。可是今日婆婆的不屑与贬损,居然当着外人的面伤害到了自己母亲,周芸在厨房听到后实在是难以忍耐。

周芸扔掉围裙,冲到婆婆面前对她大声说道:你对我有意见,可以冲我来,为什么要捎带着侮辱我妈?我嫁到这个家里,有哪一样不是顺着你的心意?你老是这样针对我有意思吗?

婆婆万万没有想到,平日里乖顺听话的儿媳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她觉得当着大家伙的面,儿媳的出言顶撞让自己下不来台,于是扬言让儿子回来就休了她。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亲戚们劝不开,就都悄悄离去。

于笙回家后,周芸一脸泪痕,婆婆满脸冷峻。一贯听从于母亲的他一时间手足无措,周芸看到他这个样子,心先冷了半截。

女子黯然: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

离婚后得到的教训,虽然有点晚,但是对人生来说不算太迟。

于笙先劝妻子,算了吧,母亲就是这么个脾气,忍一忍就过去了,还让周芸去给婆婆赔不是。周芸听着这个一辈子都不敢反抗母亲的男人说出这样的话后,一句也没有回应。只是连夜提笔写好了离婚协议。

婆婆不是说她贪恋这个家的家产吗?公公生前留下的家产,于笙要和哥哥一起继承,但是这些家产还在婆婆名下,于笙的月工资不算高,结婚3年,两人并没有什么共同财产。周芸根本不在乎于家到底有多少钱,她写明自己提离婚,除了女儿的抚养费,不会要于家一分钱。

离婚后的周芸很是黯然了一阵,她总结道: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全部都是咎由自取。这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就是:千万别嫁给不喜欢你的家庭。

女子黯然:做了3年婆婆喜欢的那种儿媳,离婚却得到一个教训

婆婆对她的不喜欢,导致婚姻破裂,两人最终在这段感情里除了女儿,什么也没剩下。离婚后于笙偷偷给她打过电话,周芸一次也没接。她认清了婆婆对自己的不喜欢是根深蒂固的,既然如此,那么大家一定会继续发生不愉快,而于笙不能担当的“妈宝男”性格又会给这段婚姻添加更多的不幸,与其耗着,不如早点结束。

周芸恨自己没有早点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非要一头撞到南墙上才后悔。但是离婚后得到的教训,虽然有点晚,但是对人生来说不算太迟。

没有人真的愿意贴上自己的自尊心去维护家庭的一派和睦,如果你勉强自己做到了,那么离离婚也仅剩一步之遥。

婆婆对儿媳的不喜欢,势必会延伸蔓延到你们的婚后生活中。认清楚这一点,遇见这样的家庭,慎嫁。

-END-

我是水比天娇,期待观看往期文章的朋友们,请点击关注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