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烏蘭牧騎積極探索創新,在創作出更多接地氣文藝作品的同時,建立起“烏蘭牧騎+網絡教學”新模式,用網絡教學和不斷創新的文藝作品服務農村牧區。

上午9點到10點學習三絃課程,這是敖鎮伊克烏素嘎查牧民布仁特古斯給自己定的課程表,打開手機,馬頭琴、三絃、四胡等民樂教學課程全部免費學習,這些微課堂內容短小、易懂、易學,每週更新一次課程,以蒙文授課爲主,並配有漢語字幕。自從旗烏蘭牧騎開設微課堂以來,布仁特古斯每天在家裏就能學到民樂知識。

布仁特古斯

敖鎮伊克烏素嘎查牧民

過去我也是很喜歡樂器,但是很不規範,老師通過微信平臺給我們指點和講解,很有進步,學好以後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

我旗農牧民居住分散,爲了給農牧民提供隨時學、隨地學的便利條件,旗烏蘭牧騎以“烏蘭牧騎+網絡教學”的模式,一種專業每年開設30課時。視頻發佈後不到一天時間,用戶瀏覽量已達2400多人次,單節課程瀏覽量達到900多人次。

在旗烏蘭牧騎的排練室裏,演員們正在排練新創作的小品《心裏話》。小品以農牧區婦女拉家常的方式,展現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牧區生活的新變化。

敖特根其勞

旗烏蘭牧騎藝術總監

爲了更好的給農牧民服務,我們一定要創作出貼近農牧民生活的作品,要從農牧民的生活中挖掘素材來進行創作,通過各類作品的演出,更好的把黨的政策宣傳到廣大農牧民中間去。

旗烏蘭牧騎把貼近羣衆生活,能夠展現新時代、新農村、新風貌的作品作爲題材,在文藝創作上大膽創新,今年共創作舞蹈、歌曲、小品共8個文藝新作品。

祁金鵬

旗烏蘭牧騎隊長

總書記回信中寫道“人民需要藝術”,如何更好地滿足大家對文化越來越大的需求,就需要我們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通過創新性的服務,真正把文化的種子紮根在基層,讓老百姓感受到更幸福的生活。

烏雲薩娜 布日尼雅

點擊標題,瞭解往期精彩

審覈:宋俊寶

編輯:黃盟盟

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歡迎來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