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人生中有很多事,往往出于一个人的执念,或许某一时刻的想法,便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执念。他为了这个执念,不顾父亲的劝阻,

不惧未知的艰难险阻

,不理会外人的冷嘲热讽,甚至直到终了都不被人认可,可他仍然选择坚持,选择为这个执念奋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就是

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

,一个著名的俄国数学家。或许他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但是提到“

平行线是可以相交的

”这个理论,大家可能会想到这个数学家,这个生前受尽嘲讽,

死后足足有12年这个数学家才被人认可。

他在不顾父亲建议的情况下,提出震惊世界的“

平行线可以相交”

,初被嘲讽,一生未得到认可,

最终郁郁而终

,12年后,才终于得到数学界的认可,这又是怎样坎坷的过程呢?


不顾劝阻挑战公理

众所周知,

两条平行直线是不可能相交的

,而今天所要提到的,第五公设说的是如果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两个内角之和会小于两个直角,如果那另外两条直线延长的话,它们终归会相交。

也就是这个公理,困扰了历代数学家,这其中也包括罗巴切夫斯基和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为了证明

第五公理

,用了一生的时间都没有成功,他不甘。

但当他听说自己的儿子也要研究时,按常理大家都觉得他会支持自己的儿子去研究,可事实恰恰与之相反。罗巴切夫斯基的父亲告诉罗巴切夫斯基“

不要再去研究这个无法证明的公理了,我失败了无数次,你不要再深陷其中了”。

但罗巴切夫斯基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劝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继续父亲未完成的事业,他决定潜心研究第五公理,而也正是这个决定,

耗费了他整整一生的时间。

1815年罗巴切夫斯基开始研究这个

第五公设

,开始研究这个没有被欧几里得证明出来的公设,没有人对这一公设提出质疑。

多少年来历代数学家付出毕生心血证明公设,却都以失败告终。罗巴切夫斯基决定,

反其道而行之

,在大家都在证明它的存在的时候,罗巴切夫斯基在努力的去寻找公设不可被证明的方法。


“荒谬”理论惨遭嘲讽

罗巴切夫斯基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来寻找不可证的方法,也就是现在的“

反证法”。

按照罗巴切夫斯基的逻辑理论,在对第五公设一次次提出否定命题后,终于出现了一个新的公理系统,也是遭到无数人怀疑的新的公理系统,但却没有任何矛盾,没有任何错误,

他用一个新的公理系统去证明了这个公设是存在的。

非欧几何的开端。

在宣讲结束后,在场的人全部都沉默不语,

这也意味着他们不同意这个理论,罗巴切夫斯基用十几年的时候证明出来的命题被所有人否定。

《几何学原理》,

1832年请求送去权威机构进行评审,可他再一次遭到了嘲讽。

大数学家高斯

,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声誉,从未公开认可罗巴切夫斯基的成就。


抱憾而终,12年后终被认可

罗巴切夫斯基在这样一直被质疑的社会里生存着,直到晚年又被迫辞职,

祸不单行

,罗巴切夫斯基极具有天赋的儿子也因病去世,这无疑对罗巴切夫斯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罗巴切夫斯基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身患重病,最终双目失明。

就在他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放弃证明理论。

在临终前的这一年,他口授他的学生,完成了

《论几何学》

,他生前怎么都不可能想到自己的理论会在12年后得到学术界和世人的认可。

奋斗了30年

的非欧几何,罗巴切夫斯基的理论终于在1868年

贝特拉米

不同于以往的讥笑与嘲讽,现在学术界的人都夸赞罗巴切夫斯基的理论,更是将罗巴切夫斯基称为“

几何学上的哥白尼”。


罗巴切夫斯基在这样逆境中不畏险阻,尽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他没有放弃,甚至在不被所有人认可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理论,并且还为自己的证明理论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会不被发现不被认可呢?

可见他的成就最终被承认是无可非议的。

好在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付出了努力,便一定会得到回报。

历史也是公平的

,它终将会对这些未被认可的、遭到质疑与嘲讽的做出客观的评价。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能经得住一时的困难与挫折并不难,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难得的是在终生都处于逆境中,却一如既往的勇敢向前,而

罗巴切夫斯基就是这样的一位战士

无数的挫折与困难都没能将他打倒,更加难得可贵的是他在这样的困境中,

终生为自己的研究奋斗着

一生执念,终被认可,困境逆袭,创写传奇

。当处于困境时,不要气馁,试着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就会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因为上天是不会对善于思考的人吝啬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