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应该是水浒讨论中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了。是国人都爱阴谋论么?

有说死于燕青的,有说死于石秀的,有说死于穆弘的,有说死于林冲的……还有说是史文恭的一个部下为报复史文恭,特意用刻有他名字的箭射中晁盖,以图嫁祸给史的。等等。个个竟然也都还进行了不少的分析论述。

真是不看还明白,越看越糊涂。

有句非名人非名言是这样说的:凡是不忠实于原著的解读,都是耍流氓——一木。

且看原文——

且说金毛犬段景住盗了“照夜玉狮子马”口口声声要献给宋江,路上却给曾头市抢走,并扬言要“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晁盖因此大怒说到:“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

晁盖的怒应该有两点,一怒曾头市的狂言,二怒段景住对自己的无视。后者尤其为甚,你想一个投奔梁山的人,竟然只认宋江无视一把手,可以想象晁盖的威望已经远远不如二把手宋江了。如此焉能不怒?

所以他在宋江劝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时,决然要去,原文说是“宋江苦谏不听”。

正待引兵下山之际,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却被狂风半腰吹折。大家都知道,古代行军但有军旗吹断,都是不利的征兆。为此,吴用和宋江又分别再谏“此乃不祥之兆”、“ 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但晁盖回复“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

没太多主见的晁盖此次如此决绝,也是因为太过憋屈了,想无论如何要通过一次大胜来重振自己的威望。

于此看来,说是宋江故意设计让晁盖下山以便射杀他,纯粹不过是臆想罢了。

后来晁盖取胜心切,不听林冲劝说轻信了对方派来的两个僧人,陷入埋伏,引军夺路而逃时,被“撞出一彪军马” 乱箭射来,恰好一箭正中晁盖脸上。作为统帅的晁盖,率军撤退出逃也自然是走在队伍的前头,被迎头撞出的一队敌军乱箭射中也符合逻辑并不奇怪。

晁盖被射中后,先是“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同时“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然后林冲村口接应,回到帐中众头领即过来看望晁盖,此时当众拔箭并敷了金枪药,发现原是毒箭,晁盖此时就已经因中毒而“言语不得”,随即林冲安排三阮、杜迁、宋万将其送回山寨。

这个过程中,一是可以看出众人是很挺晁盖的;二是根本没有对晁盖下毒手的任何机会;三是林冲心细,护送回寨安排的人也是晁盖的亲信比如三阮。

什么林冲给晁盖敷毒药等分析文章,不知道他们是用自己的哪个头想出来的?

回到山寨没多久晁盖就已“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宋江则做了如下工作——“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

可能一者晁盖所中之毒厉害,二者当时梁山泊没有像安道全那样的出色医生,所以晁盖没有救过来,“当日夜至三更”便一命呜呼了。二更中箭三更死,满打满算也就四个小时的时间。

再说点别的佐证吧。

首先,曾头市的求和信里有写:“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夺马之罪。”曾头市自己都承认确实放过冷箭。

其次,晁天王梦中显圣,指点宋江去请安道全治背上之疾,他对宋江说:“兄弟不知,我与你心腹弟兄,我今特来救你。”更是证明晁盖之死与宋江无直接关系。

晁盖虽然当头领显得本事不够,但却是一个真正重恩图报的磊落汉子,宋江的私放之恩,他一直放在心中从没忘却,他的这声“心腹弟兄”是何等肺腑之言。他对宋江说:兄弟你曾经告诉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现在你还不快快请回江南地灵星免除性命之祸,更待何时?

宋江对他的这份恩情,他即使死后仍在回报。

再次,后来卢俊义活擒史文恭时,书中说得明白:“史文恭正走之间。只见阴云冉冉,冷气飕飕,黑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之中,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然后再被卢俊义一朴刀搠下马来。

书中已经说得如此明白不过,真的还需要怀疑么?

其实,作者施耐庵是很喜欢晁盖的,安排其死于曾头市,何尝不是施耐庵对他的格外爱护?为什么这样说,一木下篇文章将会细细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