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的新做法,香噴噴的,好喫極了!一看就會做

小知識:

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6-7克,脂肪5-6克。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爲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據分析,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2.8克,主要爲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爲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黃裏,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這些成分對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雞蛋又是較好的健腦食品。

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8%的磷、4%的鋅、4%的鐵、12. 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這些營養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它們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復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複雜的新陳代謝過程等。

【蛋白質】: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100克雞蛋含13克蛋白質,兩隻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50克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是最高的。

【脂肪】:每100克雞蛋中含脂肪11. 1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爲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膽固醇】雞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每百克可高達510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別是老年人對喫雞蛋懷有戒心,怕喫雞蛋引起膽固醇增高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雞蛋中雖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進入血液後,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並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因此,科學家們認爲,對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喫2個雞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但也不應多喫,喫得太多,不利胃腸的消化,造成浪費,還會增加肝、腎負擔。

【氨基酸】: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穀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其它微營養素】: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100克,但蛋黃中的鐵爲非血紅素鐵,與卵磷脂結合存在,利用率僅爲3%;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共同食用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也很豐富

豆漿和雞蛋不能同喫嗎?

關於兩者相剋的理由,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雞蛋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需要胰蛋白酶幫忙,而豆漿中含有一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抑制腸道中的胰蛋白酶活性,從而影響雞蛋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降低其營養價值。大豆(包括黃豆和黑豆)中確實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它可以抑制人體胰蛋白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但胰蛋白酶抑制劑遇熱不穩定,加工成豆漿過程中,經煮沸加熱8分鐘即可被破壞85%以上,其中雖然尚含少量熱穩定蛋白酶抑制劑,但活性較低,不足以干擾到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所以,豆漿和雞蛋完全可以一起喫,所謂的“相剋”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只是需要注意,大豆中除了胰蛋白酶抑制劑外,還有植物紅細胞凝集素、脂肪氧化酶等抗營養因子,無論是否和雞蛋搭配,豆漿都需要充分煮熟煮透,否則影響點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還是小事,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和腹瀉等胃腸症狀。目前,市售豆漿和合格家庭全自動豆漿機自制的豆漿都經過了充分加熱的,可以放心飲用。其實從營養和健康角度看,豆漿不僅可以和雞蛋一起喫,還是不錯的搭配,營養上可以取長補短,相得益彰。豆漿蛋白質雖屬於優質蛋白,但不足之處是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雞蛋中蛋氨酸含量高,如果一起食用,雞蛋中豐富的蛋氨酸可以彌補大豆中的蛋氨酸不足,從而提高整體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此外,雞蛋的高膽固醇一直是人們最擔心的,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將增加冠心病和腦卒中風險。而豆漿中不僅不含膽固醇,還富含可以干擾膽固醇吸收的膳食纖維和植物甾醇。兩者一起喫,使我們既能獲得雞蛋豐富的營養,又能減少膽固醇的危害,是很好的搭配。總之,豆漿和雞蛋不僅可以一起喫,而且還是很好的搭配,但一定要記得,豆漿需要煮熟煮透才能喝。其他錯誤喫法喝生雞蛋、啤酒中加生雞蛋等。營養專家指這些喫法都不對,因爲生雞蛋的蛋黃中存在致病菌,這樣喫有導致腹瀉的風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