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經新聞近日報道,在未來F-3隱身戰鬥機的研發上,日本已經計劃選擇美國公司作爲合作伙伴,同時還準備堅持研發主導權以避免該機重蹈F-2支援戰鬥機的覆轍。洛克希德·馬丁提出來的方案是配備了F-35航電的F-22“猛禽”戰鬥機,英國BAE應該建議日本參與其“暴風”六代機的研發,波音和諾斯羅普提交的建議尚不明確,後者很可能是YF-23的定製版。


日經新聞近日報道,在未來F-3隱身戰鬥機的研發上,日本已經計劃選擇美國公司作爲合作伙伴,同時還準備堅持研發主導權以避免該機重蹈F-2支援戰鬥機的覆轍。

爲了取代F-2支援戰鬥機,日本在2016年4月22日首飛了三菱X-2“心神”驗證機,初步驗證了製造隱身戰鬥機所需的關鍵技術,如隱身外形、吸波材料、推力矢量、碳纖維複合材料、光傳飛控等。

2019年2月,日本防衛省首次確認根據X-2“心神”驗證機的成果,將在2021年開始正式研製下一代戰鬥機F-3。F-3原型機計劃在2030年首飛,生產型將從30年代中後期開始取代現役一百多架三菱F-2支援戰鬥機。


日本在大規模購買F-35的同時積極推進下一代戰鬥機研製,是爲了提高先進戰鬥機裝備的自主化。此前由於F-2的設計基於洛克希德F-16 Block 40戰鬥機,在後續升級上受到美國極大的制約,限制了機隊的可用性。

因此這次日本決心投入近450億美元,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以日本爲主導來研發一種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戰鬥機,讓該機的後續發展和使用不再受到外國制約。

這個利潤豐厚的蛋糕自然引起西方戰鬥機巨頭的覬覦,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公司和英國BAE系統公司紛紛積極回應日本政府在2018年發出的信息徵求書,希望能成爲F-3項目的唯一合作伙伴。日本政府甚至還接觸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後者在上世紀90年代研發了YF-23“黑寡婦II”隱身戰鬥機。


洛克希德·馬丁提出來的方案是配備了F-35航電的F-22“猛禽”戰鬥機,英國BAE應該建議日本參與其“暴風”六代機的研發,波音和諾斯羅普提交的建議尚不明確,後者很可能是YF-23的定製版。

但2019年底日本公佈的最新數字化模型(DMU)顯示,F-3並沒有採用上述公司提出的任何一種方案,而改用類似法德NGF的全新氣動佈局,具有V尾和蘭姆達機翼,在設計上更偏向隱身和超巡而不是機動性。

新DMU的公佈讓洛馬借日本資金復活F-22生產線的如意算盤落空,如今又宣佈要緊跟爸爸國,選擇美國公司作爲合作伙伴,又讓英國“暴風”項目拉攏日本分擔研製費用的企圖破產。


日本之所以選擇美國公司,是因爲日本自衛隊對美國軍方戰術網絡的依賴性日益加重,爲此防衛省去年對F-3戰鬥機的互操作性提出了具體要求。雖然選擇與美國合作,但日本堅持自主研製飛機的任務系統,如雷達、傳感器和電子戰裝備等關鍵設備,並且不會限於與一家美國公司合作,確保主導權。

當然在F-3項目正式啓動之前,日本的自主研發可能還會遭受挫折,重蹈F-2的覆轍。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F-2項目時,走得就是類似自主研發路線,但在美日貿易爭端中美國政府施壓之下,日本最終決定以F-16爲藍本研製F-2,徹底失去了主導權。作者:阿姆斯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