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兆祥在开国将军中并不出名,但他所处的领域却是我军在建国之初非常薄弱的海军领域,所以他也为中国海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小时候邓兆祥就有一颗爱国之心,他一开始是在黄埔海军学校学习,但因为当时学校的条件有限,邓兆祥只能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

后来邓兆祥去了更加正规的吴淞海军学校,但因为当时海军并不是一个热门的军种,所以吴淞海军学校很快就因为缺乏经费而停办,但是邓兆祥还是不愿意放弃海军专业,于是就去了烟台海军学校。

1930年国民政府和英国达成了一个协议,当时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而我军会选派一些优秀学员去英国学习海军知识,邓兆祥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他就千里迢迢的来到了英国。

但英国人对这些中国学员的资质有所怀疑,所以就先把这些中国学员送到了英国舰艇上见习,好一点的人会被送到格林尼治海军学校学习指挥专业,只有最优秀的人才会被送到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而邓兆祥就来到这所世界上最好的海军学院。因为刻苦钻研,邓兆祥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还赢得了一个“英国海军通”的称号。

在抗战爆发的前夕,邓兆祥回到了祖国。淞沪会战可以说是中国海军首次登场,但是因为中国海军的实力实在是有限,根本就不是日军的对手,所以在此战之后,中国海军元气大伤。而在当时海军设备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所以中国海军的恢复期非常漫长,这也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兵种主要就是陆军的原因之一。

抗战胜利之后,英国把一艘著名的军舰送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就将其改为重庆号巡洋舰,而邓兆祥就成为了这艘军舰的舰长。但是这艘军舰并不能帮助蒋介石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所以在蒋介石大势已去之后,重庆巡洋舰全体官兵都选择了起义。当时我军正在筹备海军的建立,所以重庆号巡洋舰的起义给我军补充了非常多的海军人才。

邓兆祥在加入我军之后,就将自己多年以来学到的宝贵经验全部奉献给了海军,他先后担任安东海军学校、快艇学校校长,培养了无数海军人才。

之后邓兆祥又担任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位,并且在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