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這個意義上講,var技術是反足球的,它淡化甚至磨滅了足球運動打動人心的流暢、絕殺、逆轉、激情等等充滿藝術感性的魅力元素,這個是var遭到非議的重要原因,那是科技過多幹預藝術造成的缺憾。科技永遠不能窺測人心,永遠不能窺探人性,那兩種情況下,即使有var技術,也不能獲得公平判罰,反而會破壞足球比賽的流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var也是多餘的。

序言

自從var(視頻輔助裁判)技術出現在足球世界後,關於它的是與非一直爭議不斷。

起初,它的優點多於弊端。球迷們會借它的好處調侃敵對球迷,比如巴薩球迷會說,假如var技術早出現幾年,就不會有皇馬的歐冠三連冠。皇馬球迷也會反駁,假如早幾年應用var,就不會有“斯坦福橋慘案”。

從這些調侃當中會發覺剛剛開始的時候,輿論對這項技術還是持肯定態度,因爲var會使足球運動變得更公平一些。

但是,隨着時間流逝,這項技術的弊端變得越來越明顯。

從昨天晚上到今天凌晨,歐洲聯賽接連角逐。比賽完之後有這麼兩個突出看點。第一是傳統強隊紛紛失利。巴薩、拜仁、巴黎、曼聯被對手擊敗,皇馬、馬競被對手逼平,利物浦最後時刻驚險絕殺阿斯頓維拉也差點翻車。第二是皇馬與皇家貝蒂斯以及利物浦與阿斯頓維拉的兩場比賽中都出現了由var帶來的巨大爭議。

皇馬上半場由阿扎爾打進一球,但是就在阿扎爾慶祝的同時var介入因爲越位理由取消進球,事實上阿扎爾的進球只有釐米甚至毫米級別的“體毛越位”,

之後比賽最後時刻本澤馬傳球明顯打中對方後衛右手應該判點球,但var卻取消了點球判罰。

利物浦與阿斯頓維拉的比賽同樣是這樣,阿斯頓維拉的進球有越位嫌疑,利物浦開始的進球僅僅因爲“手指尖越位”被var取消,

同時var無視阿斯頓維拉的手球犯規。

比賽之後,輿論紛紛把矛頭對準了var,利物浦球迷紛紛說,“阿特金森想搞利物浦,var就是阿特金森搞利物浦的神兵利器!”皇馬公共關係經理布特拉格諾則直接說,“不懂var的判罰!”

兩個多月之前,中國著名足球評論員黃健翔在自己微博發文公開指責var技術,一石激起千層浪,黃健翔的言論引起了輿論的熱議。

昨天晚上到今天凌晨歐洲聯賽也出現了因爲var判罰帶來的重大爭議,藉此機會,筆者簡單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理性和感性

第一,var技術的利與弊可以從科學與藝術或者理性與感性這兩種對立層面上深化探討。

這個論點首先要剖析的是足球運動算不算是藝術。

藝術的本質是審美,是超越理性的感性認知,是屬於美學範疇的,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從這個角度講,以足球爲代表的體育和文學、音樂、繪畫以及書法等等都屬於藝術範疇。

足球運動通過肢體語言傳遞藝術世界的美麗,給人帶來感官和心靈享受。

比如,形容1986年世界盃上那場經典的法國與巴西的比賽,經常會說,“那是藝術遭遇唯美的經典比賽,球星們藝術的雙腳奏出了無盡的黑白旋律,黑白相間的足球宛如鋼琴鍵上跳蕩的黑白鍵,天籟之音在球星的腳下緩緩流淌。”

比如,“對戰爭模擬最真實的只有足球和圍棋”,此時足球上升到了和圍棋一樣的藝術高度。

比如,形容齊達內的“藝術足球”時會說,他的夢幻舞姿好像“跳法國華爾茲”。

再比如,前尤文圖斯主教練阿萊格里也曾經說,足球是一種藝術,而非精確的科學。

透過這些話會發現,足球的至高境界是藝術,真正的足球運動會給球迷帶來藝術世界裏超越理性的感性認知和享受。

以數學、物理、化學等等組成的科技與以音樂、美術、體育等等爲代表的藝術是兩個涇渭不同的世界。

科學技術有其侷限性,侷限性之一是科技永遠不能凌駕於藝術之上。

科技是嚴謹的,而藝術是浪漫的。科技是深沉的、理性的,而藝術是活潑的、感性的。比如,用科技無法解釋“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飛流直下三千尺”或者《聊齋》裏面可以叩牆而入的嶗山道士等等這種文學營造的藝術世界。

所以,如果科技過度的干涉藝術會對藝術的審美和發展起反作用,會漸漸淡化藝術的審美本質,甚至會毀掉藝術。

回到本文主題,足球屬於藝術,所以一直以來,在足球比賽裏引進科技手段一直以來是慎之又慎,2014年世界盃才引進門線技術,2018年世界盃才引進var技術,並且都是在反覆探討、反覆試用後才引進的就是最好證明。

var技術引進的時候,有這麼幾條原則。第一,不能過度使用,只有在出現重大爭議的時候才能使用。第二,不能使比賽中斷時間過長。

但是,現在的var已經越來越偏離軌道,初心已改。

當初制定var使用原則的時候,官方也深刻認識到了足球運動打動人心的兩個重要元素,所以才制定var的使用原則儘量避免破壞足球比賽的這些魅力元素。

足球比賽最重要的魅力元素第一是激情。欣賞足球比賽,球迷們除了可以獲得美學享受之外,一幕幕經典場景的刺激,一個個精彩進球的誕生,一場場逆轉,一場場絕殺,一個個瘋狂的慶祝動作,這些會極大刺激觀賞者的腎上腺激素分泌,球迷們的內心情感好像火山漿一樣越積越多直到不可遏止,直到洶湧噴發,那是足球帶來的激情。

第二是流暢。評判一場足球比賽是不是經典、精彩和刺激,有一個重要指標——純比賽時間是多少。純比賽時間(就是足球一直處於運動的時間)越多,球迷越喜歡。比如1986年世界盃法國與巴西的精彩對決,純比賽時間高達80%,就是說那場比賽裏足球很少出界,很少有犯規,比賽很少中斷,雙方你來我往,大秀技戰術,至今回憶起來,那場比賽一直令老球迷念念難忘。所以,球迷們欣賞足球比賽,最最厭惡的就是比賽中斷,哪怕是出界、犯規造成的短暫停止。籃球比賽裏有暫停規則,但是足球比賽一直沒有引進暫停規則就是最好證明,2014年世界盃荷蘭與墨西哥的1/8決賽上第一次出現了暫停補水,但是後來這項規則也很快消失了,種種決斷都是爲了保證足球比賽的流暢性。

但是,var技術從出現到發展到現在,已經觸碰到了這兩條底線,已經在慢慢蠶食足球運動兩條最動人的魅力元素。

現在的var使得足球比賽中斷時間越來越長,極大破滅了比賽的流暢性,同時,球員進球后不敢第一時間慶祝,極大磨滅了球場的激情氛圍,有var的足球賽進球后球場不會沸騰,會出乎意料的安靜,所有人會下意識的看裁判,足球比賽已經越來越脫離本質。

漫長足球歷史,有這麼一條規律,凡是有利於足球發展的規則會保留下來。典型代表是越位規則,這項古老規則可以說是制定者天才智慧靈光乍現的產物,它使得足球避免變成了橄欖球,使得各種足球戰術紛至沓來,使得足球運動更加精彩紛呈。

而反過來說就是,凡是反足球(就是使足球越來越索然無味)的規則都不會長久,比如突然死亡規則,這項規則誕生初始的目的是鼓勵進攻,進入加時賽進球一方獲勝,另一方突然死亡。但同時參賽雙方會意識到被進球后也同時失敗,所以變得小心謹慎,變得保守,於是突然死亡規則實施的八年裏(1996—2004),足球比賽到了加時賽會很沉悶,很保守,雙方都不會放膽進攻,會屯兵後場打反擊,足球比賽難看的同時到了加時賽也沒有了突然死亡規則之前的打動人心的驚天逆轉和最後時刻的絕殺等等魅力元素。

比如2008年歐洲盃土耳其與克羅地亞的加時賽最後三分鐘,克羅地亞進球之後以爲已經絕殺了土耳其,但隨後不死的土耳其最後讀秒階段反絕殺扳平直到點球打敗克羅地亞,上演了至今膾炙足壇的奇蹟,設想假如那場比賽有突然死亡規則,或者雙方耗到點球,或者一方絕殺。但是都不會比得上沒有突然死亡規則的比賽精彩。

從這個意義上講,var技術是反足球的,它淡化甚至磨滅了足球運動打動人心的流暢、絕殺、逆轉、激情等等充滿藝術感性的魅力元素,這個是var遭到非議的重要原因,那是科技過多幹預藝術造成的缺憾。

科技和人性

第二個層面,var是科技,科技不是萬能的,科技永遠不能窺測人心,因爲人性是複雜的。而足球比賽的重大爭議往往都是由於人性複雜造成的,所以在人性造成的是非面前,var是無能爲力的,當技術無能爲力的時候,不如把爭議留給爭議。

論證這個話題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着手。

首先,var的漢語翻譯是視頻輔助裁判,就是說var只是提供視頻回放,而最終決斷權還是在裁判手裏。所以決定判罰結果的還是人。通俗的講,var可以改變眼“盲”的裁判判罰,但永遠不能改變心“盲”的裁判判罰,決定比賽是否公平的還是裁判的執法素養。同時,人性喪失的裁判也不會通過var技術手段而改變其劣根。

舉個例子,韓日世界盃上韓國淘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比賽現在已經證實是假球,設想如果當時有var技術能改變這種結果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爲人性的喪失是技術無法扭轉的。

再比如,上賽季佛羅倫薩與尤文圖斯的意甲第24輪比賽,基耶利尼送給佛羅倫薩一粒點球,當值裁判經過與視頻助理裁判溝通後維持點球判罰,但尤文圖斯隊員不滿意判罰結果向主裁判施加壓力,而主裁判再次回看視頻回放後卻取消了點球,這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那場比賽中的那次判罰使得比賽支離破碎的同時也沒有獲得理想的公平,就是說對比賽起到公平作用的還是裁判的素養而非var。

再者來說,有些情況下,var是多餘的。比如明顯的越位和犯規在素養高的裁判面前不需要視頻輔助,這個時候var是多餘的。

再比如,在沒有明顯犯規和越位甚至雙方都沒有爭議的情況下,var的介入會顯得更加多餘。比如2019—2020賽季意甲首輪C羅的進球以及西甲第三輪比利亞雷爾與皇馬的比賽本澤馬的進球,當時都沒有出現爭議,但var突然出現取消了進球,造成了那種僅僅“毫米”級別的越位被發現,這種情況下,比賽的激情大打折扣,公平性也沒有太大提高,var起到的作用適得其反。

第三,有些爭議場景即使是var介入也沒有作用,此時不如把爭議留給爭議反而會使得足球比賽在賽後有更多的談資,使得足球比賽更加傳奇。

比如2000年歐洲盃法國與葡萄牙的半決賽加時賽,沙維爾手球送給法國隊點球,齊達內金球絕殺葡萄牙,至今回憶起來,沙維爾那次手球到底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再比如2014年世界盃荷蘭與墨西哥的1/8決賽最後時刻羅本爲荷蘭隊獲得點球,羅本到底假摔與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科技永遠不能窺測人心,永遠不能窺探人性,那兩種情況下,即使有var技術,也不能獲得公平判罰,反而會破壞足球比賽的流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var也是多餘的。

三:殘缺和完美

從社會學角度進一步深入探討,會發現這樣一個道理,“水至清則無魚”。

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事情往往真真假假,充滿善惡,充滿是非,“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充盈真假是非的世界纔是一種最理想的平衡狀態。

森林要想避免大規模的火災需要時不時的人爲“低烈度縱火”。不能對傷人的病菌趕盡殺絕,要允許低毒的病菌存在才能保證人類的免疫系統不會廢置。人世間有善的同時也需要小規模的惡存在,這樣的社會才能發展。

英格蘭名宿克勞奇曾說,足球的美麗就在於她的不完美,而var正在毀滅她。“誤判也是足球傳奇的一部分”,這句流傳廣泛的話也表明不公平和不完美其實也是足球魅力的有機組成部分。足球運動不會也不需要做到絕對的公平和透明,如果真正的絕對意義上的公平和透明出現後,足球運動也就到了終了的日子。

劉慈欣先生在他的小說《鏡子》裏描寫到,“鏡像時代”到來後,人心向善,人性透明,一片和諧,一片美麗,沒有罪惡,沒有紛爭。

但是這樣的社會發展下去,首先消失掉了文學,因爲人性單一,文學沒有什麼可以描述刻畫的對象,接着消失了其他的藝術,藝術停滯後接着科技也停滯了,接着人類社會到了崩潰滅亡的邊緣……

var技術誕生時的初衷就是爲了營建足球世界裏的“鏡像時代”,現在看來,這個時代不會到來,也不需要到來,因爲足球“鏡像時代”到來之日,就是足球運動毀滅之時……

結語

var給足球運動帶來了些許的公平,但它的副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按照中國的中庸之道,這個規則可以存在,但需要改進,目前輿論已經呼籲改進這項規則,其中一項改進措施就是不要由視頻助理裁判和主裁判決定在比賽中是否使用這項技術,而把權力交給參賽雙方,每場比賽限制次數(最理想的是三次),這樣折中處理,也許是對var最好的改進和完善。

var的明天到底會向何方,時間會給出答案,讓我們擦亮眼睛,拭目以待吧……

本文僅表達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投稿,聊球,合作,

文中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刪除

此微信爲了廣大足球迷興趣交流所用,更是爲了見證中國足球的美好明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