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菩萨布施事业就是修施福田业,也讲究修的方法,如果是修的时候,根据梦参老和尚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时所说的做到“无漏、无取、无舍、无我、无人,没有执著,我供养人家东西,没有能供养的我,也没有受供养的人,也没有中间的供养物,“三轮体空”,这个功德福报无穷无尽,感的果报直至成佛,这是一种福业。若内心起爱憎分别心而行布施的事业,则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功德,但是会得到相应的福德。

我们以般若智光,广修一切善法,行菩萨布施事业,摒弃自己内心的身相高下,地位尊卑等分别,能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心谦卑如大地,欢喜承载一切有情,平等普遍,心无怨亲拣择。若自心平等,就没有我等四相的障蔽,才能发起大心,修一切善法。这是成佛的殊胜因缘,凌驾所有人天福报的世间善法之上。
因此佛陀在讲《金刚经》的时候才会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地藏经》也说: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痦、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
又《维摩经》说: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抗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行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持平等心布施,施与乞丐跟供养三宝的功德是平等无二的。若内心起爱憎分别心而行布施的事业,则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功德,但是会得到相应的福德。功德可以生生世世受益。无穷无尽,但是福德根据自身的享用,会有用尽的那一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施人家财物,事先就先有个愿望,希望回报,舍十块钱想得到一万块钱,一本万利。得到得不到呢?得到,能得到。得到还是会用完的,到头来还是无所得。有相就有生灭,得到后是会享受完的。行菩萨布施事业就是修施福田业,也讲究修的方法,如果是修的时候,根据梦参老和尚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时所说的做到“无漏、无取、无舍、无我、无人,没有执著,我供养人家东西,没有能供养的我,也没有受供养的人,也没有中间的供养物,“三轮体空”,这个功德福报无穷无尽,感的果报直至成佛,这是一种福业。”
三轮体空是什么?
指布施时之应有态度。又称三事皆空、三轮清净。指布施时住于 空观,不执着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轮。略如下述︰
一、施空︰指能施之人体达 我身本空,既知无实在的能施之我,布施时便无希求福报之心。
二、受空︰指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故对受者不起慢心。
三、施物空︰指了达资财珍宝一切所施物品本来皆空,对所施物品不起 贪惜心。
所以,行菩萨布施事业,做到“三轮体空”,功德大的不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