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練習隸書和篆書選帖差異很大。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爲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磔(折)”。
現存隸書的名碑非常的多,千人千面或者說千“碑”千面。
有個十大隸書名碑說法:《張遷碑》、《曹全碑》、《西狹頌》、《史晨碑》、《衡方碑》、《鮮于璜碑》、《華山碑》、《禮器碑》、《乙瑛碑》、《石門頌》。
我個人非常推薦《史晨碑》:端莊遒美,歷代公認爲漢碑之逸品。並且保存較爲完好,漢碑中比較清晰。
《曹全碑》非常秀美,靈動逸緻,現在很多人寫隸書都喜歡《曹全碑》的風格。
《張遷碑》,碑石原在山東東平州(今山東東平縣),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明初出土。
隸書千人千面,每一塊碑都有自己的風采,選擇你喜歡的和適合你的練習。
篆書古今只有三人:秦相李斯、唐李陽冰、清鄧石如。注意:一般來說篆書指的小篆。
秦相李斯是小篆標準的制定者,小篆相傳是由秦篆整理編輯而成的。不用管李斯的什麼貼,只要是李斯的帖就臨。
唐李陽冰是一個傳奇,知名度不是那麼的高,李陽冰《三墳記》。
清代鄧石如是我們現在有些人,非常非常非常推崇的書法家,鄧石如的小篆帖也可以都臨。
【一人有感】
篆書和隸書,現在各大展覽是比較受歡迎的書體。
隸書的千人千面,篆書只有三人。一個那麼多選擇,一個只有三種選擇。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