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而言之,此碑產生的背景是:東漢桓帝元嘉三年,因孔廟的禮器和春秋祭祀沒有專人掌管,孔子十九世孫孔麟廉申請設置百石卒史一人掌管此事。山東曲阜孔廟內,原有一塊高260釐米、寬128釐米的著名東漢隸書碑刻,這就是漢桓帝永興元年立石的《乙瑛碑》。

山東曲阜孔廟內,原有一塊高260釐米、寬128釐米的著名東漢隸書碑刻,這就是漢桓帝永興元年立石的《乙瑛碑》。此碑與《禮器碑》、《史晨碑》並稱“孔廟三碑”,也是三碑中最早的一塊,故素爲歷代書法家所重。

該碑全稱《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簡稱《乙瑛碑》,除這個名字之外,還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孔廟置守廟百石卒史碑》,一個叫《孔龢碑》。

簡而言之,此碑產生的背景是:東漢桓帝元嘉三年,因孔廟的禮器和春秋祭祀沒有專人掌管,孔子十九世孫孔麟廉申請設置百石卒史一人掌管此事。

碑文中的兩份公文中記載,當時的魯相乙瑛將此事上奏朝廷,乙瑛離開魯相之位後,司徒吳雄、司空趙戒再奏於皇帝。皇帝批示由新任魯相平遴選適合規定條件的人擔任此職,孔子後人孔龢最終當選,魯相平寫報告回奏。

相關文章